World Gym Taiwan Blog

腳踝沒扭傷但是會痛!自我檢查判斷方法

作者:王文妤物理治療師 | 2023/7/19 上午 4:30
 

 

你有腳踝痛的經驗嗎?腳踝不僅支撐著我們的身體重量,還扮演著維持平衡、姿勢控制、步行和運動的關鍵角色,因此,當腳踝痛時一定要找出原因,並尋求醫療專業的意見,保護腳踝並確保其功能的正常運作。

 

本篇文章會告訴大家腳踝痛時自我檢查及判斷的方式,不過僅能提供初步的參考,專業醫生的評估才是治療的關鍵。

 

踝關節功能與介紹

踝關節分別由距骨、脛骨、腓骨組成,形成屈戍關節(Hinge joint),脛骨下和距骨上形成踝關節上部,距骨下方與跟骨連結、前方與舟狀骨連結。也因為距骨結構的關係,讓踝關節在做背屈的時候最為穩定、蹠屈時容易扭傷。

 

踝關節主要能產生的動作有蹠屈、背屈、內翻、外翻,主要支持韌帶為內側三角韌帶、**前距腓韌帶、後距腓韌帶、跟腓韌帶。**而足弓的部分則是由三個部分組成,內側足弓、外側足弓、橫弓,主要的功能支撐以內側足弓為主,而常見的扁平足也是內側足弓塌陷問題造成。

 

以上我們可以知道,踝關節的結構有許多的韌帶、骨骼結構、肌肉組成,當站立時能夠有彈性的承重、走路跑步時能夠耐震、推進時穩定產生爆發力,也因為踝關節的重要性,傷害也不容忽視,以下介紹常見的腳踝疼痛問題。

 

腳踝痛分類和發生原因說明

腳踝內側痛

  1. 跗骨隧道症候群
    <發生原因>
    疼痛位置會在內側腳踝處,原因後脛神經在經過內踝後方的空間不足受到壓迫。 會出現麻感、燒灼感等感覺異常的狀況,通常休息時會比較痛,運動後會舒緩。

    <治療介入>
    物理治療方式會根據個案狀況建議鞋墊的製作,轉介醫師注射介入,徒手運動的矯正以及急性期儀器的幫助。而因為神經問題需要詳細的檢查,若開始有感覺異常問題一定要就診唷。


  2. 脛後肌腱炎
    <發生原因>
    脛後肌的作用是維持內側足弓,能夠讓內側足弓撐起來,讓足部成為一個穩定的結構,讓我們在走路時更加穩定、省力。疼痛的位置會在小腿內側或者延伸到到腳踝內側,疼造成原因可能有:足弓塌陷、運動類型(例如跑者)、體重過重、重複性扭傷等。

    <治療介入>
    物理治療方式會根據個案狀況安排徒手運動的矯正、儀器止痛介入以及輔具的幫助,而急性會以止痛跟漸進給與復健運動為主,後期會根據目標以及不同運動給予專項訓練,若不妥善處理可能會有延伸其他足部問題。


  3. 扁平足
    <發生原因>
    指的是內側足弓塌陷,可分為「功能性扁平足」與「結構性扁平足」,功能性扁平足指的是在足部在動作時足弓塌陷消失,而結構型扁平足則代表有無動作都沒有足弓的出現。而常見扁平足症狀像是足底筋膜炎、走路走久容易痠痛、平衡問題、踇趾外翻、X型腿、O型腿等常見代償問題。

    <治療介入>
    物理治療方式會根據個案狀況建議鞋墊的製作、震波介入,還有安排徒手、針對足部穩定運動矯正治療。

  4. 拇趾滑液囊炎、踇趾外翻
    <發生原因>
    大腳趾蹠趾關節的變形以及發炎導致疼痛,可能原因有扁平足、關節炎、遺傳先天問題導致,不一定是鞋子造成,但也不建議穿楦頭過窄的鞋子唷。因為變形的蹠趾關節會導致行走或承重時疼痛,影響到日常生活。

    <治療介入>
    物理治療方式會根據個案問題利用護具、以及震波介入、徒手、運動矯正治療,如果外翻嚴重影響排列以及行走可能需要手術介入。
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 

腳踝前側痛

  1. 前距腓韌帶受傷
    常見導致原因為扭傷,也是扭傷第一名常見問題,會因韌帶受傷的嚴重度分級。
    ●第一級:韌帶組織有些微撕裂,外觀上會有些水腫以及按壓疼痛,但可以正常行走
    ●第二級:韌帶組織部分撕裂、影像檢查明顯,腫脹以及疼痛瘀青,有動作就痛。
    ●第三級:組織完全撕裂,腫脹疼痛無法行走。


  2. 高位扭傷
    為腓骨脛骨間的韌帶,因此疼痛點會比較高,而當活動以及承重時會導致空間被撐開出現疼痛,常見處理方法為護具以及貼紮的固定,急性期減少活動,後期加上漸進式復健計畫。


腳踝外側痛

  1. 第五蹠骨第五趾骨基部撕裂性骨折
    第五趾骨基部撕裂性骨折是在足部骨折中最常見的其中一種,通常只要是有可能會翻船的動作,就會有機會發生。

    <發生原因>
    腳踝扭傷的瞬間,腓短肌肌腱會為了抵抗這種外力去拉扯,而產生了一個腳踝外翻的外力,於是腓短肌肌腱的接點,也就是在第五趾骨基部,扯下了一塊小骨頭。

    而當我們扭傷時要確認有沒有骨折需要去拍X光的可能性可以參考Ottawa Rules:
    一、在受傷當下即無法承重
    二、在脛骨或腓骨後緣六公分內有壓痛點
    三、第五蹠骨基部及舟狀骨處有壓痛點

    骨折問題會根據程度給予不同固定治療,像是石膏、踝關節固定支架、手術,但都建議一定要規劃復健計畫,避免之後有慢性疼痛、平衡、無力、腳踝不穩定等足部問題發生。


腳踝後側痛

  1. 阿基里斯腱肌腱病變 (Achilles Tendinopathy)
    <發生原因>
    會發生在跑者以及競技性運動(跆拳道、球類運動...等),還有久坐、活動度少的族群。

    <治療介入>
    對於治療的介入,會建議調整或減少訓練量以及運動模式,針對此類型在物理治療會建議介入阿基里斯腱的離心運動設計,而大多研究建議肌腱病變需要3-6個月以上的運動治療。

 

以上的問題,如果沒有妥善處理都可能會造成慢性疼痛、腳踝慢性不穩定等問題,導致慣性扭傷或長時間疼痛影響到生活行走,如果在受傷初期介入治療,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復健計畫,恢復功能不是問題,也能夠避免再次的受傷。

 

💌本文作者: 王文妤物理治療師

FacebookInstagramBlog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

原文出自World Gym官網:腳踝沒扭傷但是會痛!自我檢查判斷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