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Gym Taiwan Blog

食慾不振該怎麼補充營養?營養師:找出原因對症下藥

作者:徐佳靖營養師 | 2025/5/19 上午 4:30

食慾不振就是我們常說的吃不下、沒胃口,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,不過持續性的食物不振,會影響到生活品質之外,也對健康有負面影響,例如:疲勞及精神不濟、營養不良、免疫力下降、肌肉量流失,甚至長期食慾不振還會增加死亡風險。

 

持續的食慾不振是可能引起健康失調的連鎖效應,不容忽視!究竟有哪些常見原因?又該如何正確補充營養、維持體力與健康呢?

 

常見導致食慾不振的3大原因

1. 牙齒功能退化或口腔問題

隨著年齡增長,缺牙、牙周病或假牙不合、口腔唾液減少或咀嚼肌退化等問題會影響咀嚼功能,使進食變得困難或不舒適,進而降低食慾。​

 

2. 腸胃機能下降

隨著年紀的增長,胃排空速度變慢,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延長,容易產生飽脹感,導致食慾降低;腸道蠕動能力下降,胃腸壁肌肉鬆弛,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和便秘,另外胃酸和消化酵素分泌量減少,可能影響蛋白質、鈣、鐵、維生素 B12 及脂肪的消化吸收。

 

3. 心理影響生理(壓力大、失眠)

食慾不僅受上述生理因素調控,也跟心理狀態息息相關,壓力、焦慮、憂鬱等心理困擾會透過自主神經系統和荷爾蒙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,而影響食慾。​

 

延伸閱讀

我有睡眠不足嗎?有這5個症狀,小心肥胖、憂鬱、牙痛、慢性病找上門

 

食慾不振時的營養補充原則

1. 少量多餐

能吃就吃,不勉強進食,維持用餐品質。可以將一天的總食量分散到 5 至 6 次小餐或點心,可以減輕每次進食的壓力感和飽脹感,尤其對於胃排空較慢或容易感到飽足的人來說更為有效 。

 

2. 選擇高營養密度食物

在烹調時添加健康的油脂,如橄欖油、酪梨、堅果醬;多選擇雞蛋、豆腐、優格、乳酪、魚類、禽肉、豆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高品質食物;利用勾芡增加餐點熱量。

 

3. 增進食物風味

除了熱熱的上桌,可以增加食物香氣之外,利用天然辛香料,刺激嗅覺和味覺,提升食慾。使用酸味或帶點辛辣的調味,如檸檬汁、醋、番茄醬、酸梅湯、洛神花茶、或微辣的醬料,也能刺激唾液分泌,幫助食物增長。利用肉汁、醬汁或高湯來增加食物的濕潤度和風味,增加進食意願。

 
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好康,快來免費體驗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 

食慾不振需要看醫生嗎?

食慾不振雖然常見,但長期持續發生,就不只是單純的吃不下而已,而是身體機能與免疫力正被削弱。

 

找出背後的原因,搭配營養補充與生活調整,是重拾食慾與健康的第一步。如果你或身邊的親友有相關困擾,別輕忽、也別拖延,及早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的協助,才能讓營養跟得上、體力補得回來!

 

食慾不振超過一周、體重短時間明顯下降、食慾不振且伴隨出現他症狀,如:腹痛、憂鬱等,建議務必尋求醫療協助。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