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Gym Taiwan Blog

如何知道自己得癌症?重症醫學專家:注意「10大罹癌徵兆」

作者:潮健康 | 2024/6/3 上午 4:30

當我們談到健康時,癌症往往是我們最擔心的疾病之一。早期發現和及時診斷是提高治癒率的關鍵,但要如何知道自己得癌症?本文將教您如何透過 10 個重要指標來初步判斷自己的健康狀況,並及時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,確保及早發現並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。

 

中壯年人口的罹癌人口增加

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指出,學界認為 50 歲以下中壯年人口的罹癌率,相較過去有增加的趨勢。

 

黃軒醫師表示,《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》刊載之研究曾分析來自 44 個國家的癌症人口,表明在 1990 年以後出生者,比起 1970 年後出生者更容易於 50 歲之前罹癌。其中,年輕男性最常見的癌症是大腸癌,其他包括腎臟癌、肝癌、攝護腺癌與甲狀腺癌;年輕女性方面則是乳癌,其次依序為大腸癌、子宮內膜癌、腎臟癌和甲狀腺癌。

 

延伸閱讀

養肝可以促進減重?5大食物維持肝臟健康

 
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 

如何知道自己得癌症?

至於 50 歲以下的中壯年人口,如何提前得知罹患癌症的警訊?黃軒醫師建議,若近期身體出現以下變化,須懷疑是否為罹癌徵兆,並早日安排相關檢測:

  1. 出現無痛腫塊
    如果發現身體某部位出現異常腫塊,且隨著時間逐漸變大,則需格外警惕。

  2. 持續發燒咳嗽
    尤其是咳嗽時常伴有血絲且超過 3 週以上,更不應等閒視之,需立即就醫釐清。另外,若近期出現發燒持續不退、特別是夜間出汗狀況,可能是血癌或淋巴系統癌症之警訊。

  3. 排便習慣變化
    包括便秘、腹瀉,或發現糞便帶血就要格外留意;另外,糞便顏色若呈現黑色,除了可能是胃潰瘍出血,亦有一定機率為食道癌、胃癌或大腸癌之徵兆;呈灰白色則有可能為胰臟癌、膽囊癌或膽道癌的警訊。

  4. 排尿異常困難
    如頻繁需要小便、尿急或排尿疼痛,甚至是尿液越來越少,可能為攝護腺癌、膀胱癌等泌尿道癌症的警訊。


  5. 無預警的出血
    包括女性陰道出血、排便或排尿時的出血,甚至是咳嗽出血等都需留意,是否為泌尿道或與生殖器官有關的癌症。

  6. 不明體重下降
    如果在沒有改變飲食或運動習慣的情況下,體重突然下降超過 5 公斤,這可能是早期癌症的跡象。

  7. 持續的疲勞感
    如果感到持續的極度疲勞,甚至已經影響日常生活;尤其是休息後仍然感到疲憊,可能是癌症早期的跡象之一。


  8. 皮膚表層變化
    例如新出現的痣,或原有痣的大小、形狀或顏色的變化都不容忽視。另外,若痣的變化伴隨皮膚發紅、發黃、瘙癢或脫皮等,都可能是皮膚癌症的警訊。

  9. 持續疼痛感受
    如果身體各處有持續的疼痛感,且找不到確切原因,則需要進一步檢查。尤其是疼痛的位置和強度逐漸增強,則應當警惕可能為癌症徵兆。

  10. 消化系統問題
    如長期胃灼熱或消化不良或嚴重腹瀉、食慾越來越差,甚至越吃越瘦都可能是癌症提早的表現。

 

黃軒醫師強調,上述症狀並非完全是癌症所致;不過,若症狀持續存在且有惡化的趨勢,及早就醫進行檢查仍是最為保險的作法。定期進行健康檢查、對身體的任何變化保持警覺,有助於及早發現,從而增加治療成功的可能性。

 

另外,中壯年族群應謹記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重要觀念,年輕族群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均衡飲食、適量運動、避免吸菸和過量飲酒,以及減少接觸已知的致癌物質,都有助於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。

 

💌本文轉載自 潮健康 網站

潮健康:FacebookInstagramYOUTUBE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