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覺得,偶爾喝一點點酒沒差,下班後來杯小酒,感覺又放鬆又舒壓甚至還能幫助入睡?錯!這些都是迷思!喝酒不好,就算只喝一點點,對身體還是有影響,不僅無法真正幫助入睡,反而會干擾你的深層睡眠,讓你隔天精神不濟、恢復變差。
此外,酒精還會影響你的增肌、運動表現,甚至讓你燃脂變慢!如果你想要減肥、增肌,酒精真的碰不得啊!今天就來聊聊,為什麼「喝一點點」其實影響很大,還有如果真的戒不掉,怎麼樣才能減少傷害?
有沒有「安全飲酒量」?WHO:最健康的喝酒量是 0!
世界衛生組織(WHO):「沒有不影響健康的安全飲酒量」,也就是說,不管喝多少酒,對身體都會產生傷害。
1. 任何酒精飲料都會增加健康風險
酒精本身是一種有毒、具精神活性,且容易成癮的物質,早在數十年前就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(IARC)列為一級致癌物,與菸草、石棉、輻射同級。這代表任何含有酒精的飲料,無論是紅酒、白酒、啤酒還是烈酒,都會提高罹癌風險。
2. 酒精與癌症風險直接相關
即使是輕度或中度飲酒,也會導致大量酒精相關癌症的發生,例如腸癌、女性乳癌等。WHO 強調,酒精對人體的致癌作用沒有明確的「啟動閾值」,這意味著即使只喝一點點,風險也是存在的。
3. 酒精沒有心血管「保護作用」,風險遠大於益處
有些人會覺得「適量紅酒對心臟有益」,但 WHO 明確指出,沒有研究證據顯示飲酒的好處能超過酒精帶來的健康風險,特別是酒精與癌症的高度關聯性,使得任何飲酒量都不值得冒險。
4. 喝越多風險越高
如果要定義「安全」的飲酒量,科學上應該能找到一個界限,證明「喝到某個程度以下,風險是零」。然而,WHO 明確表示,現有科學數據顯示,酒精的危害從「第一滴」開始,並且「喝越多,風險越高」。
喝酒不好!盤點10大壞處
1. 增加癌症風險
研究表示,飲酒會提高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,包括口腔癌、鼻咽癌、食道癌、肝癌和乳癌。即使是少量飲酒,罹癌機率也比不喝酒者高出 1.26 倍,過量飲酒者風險更高達 5.13 倍。
2. 影響肝臟健康
酒傷肝大家都知道,但最可怕的是,肝臟生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等到出現倦怠、沒食慾、腹水、蜘蛛痣等問題時,往往已經很嚴重。可能導致脂肪肝、肝炎、肝硬化,甚至最後變成肝癌。
3. 損傷腦部功能
飲酒會損傷腦部神經,導致記憶力和思考能力下降,長期大量飲酒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是不飲酒者的 4.6 倍。
4. 影響心血管健康
很多人以為「適量飲酒對心臟有益」,但其實這是個迷思。飲酒會增加高血壓、心律不整、中風的風險,特別是長期喝酒的人,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更高。
5. 引發免疫系統失調
喝酒容易導致體內慢性,發炎會讓你的防禦系統變差,當你遇到病毒或細菌時,身體的反應變得更慢、更弱,恢復時間也更長。
6. 影響消化系統
腸胃的傷害比你想像得更大,酒精會刺激胃黏膜,導致胃食道逆流、胃炎、胃潰瘍,長期下來甚至可能引發胃癌。另外,酒精會影響腸道菌群的平衡,讓腸胃功能變差,導致脹氣、腹瀉或便秘。
7. 酒精依賴和成癮
習慣用酒來放鬆、社交或解壓的人要注意了!時間久了,小心變成酒精成癮。戒酒越早越好,因為酒精依賴形成後,想要擺脫就會變得很困難。
8. 影響心理健康
很多人喝酒是為了解壓或讓心情變好,但長期下來,酒精會影響大腦的化學平衡,導致焦慮、憂鬱、易怒等問題,甚至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。
真正能讓心情變好的,應該是運動、睡眠、健康的飲食。
9. 導致脂肪囤積
你有沒有發現,愛喝酒的人,肚子特別容易胖?這就是所謂的「啤酒肚」,但其實不只是啤酒,任何酒精飲品都會影響脂肪代謝。另外,酒精通常也會讓人食慾大開,讓你吃下比平常更多的高熱量食物。
10. 影響睡眠品質
很多人以為喝點酒能幫助入睡,但其實這是個錯覺!酒喝下去後可能會比平常快速入睡,但是飲酒會抑制 REM(快速動眼期)睡眠,導致你睡得淺、易醒、做夢多,甚至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。
至於什麼是 REM 呢?我們的睡眠週期大約為 90 分鐘,包括「淺眠 → 深眠 → 熟睡 → 再轉為淺眠 → 做夢(REM 睡眠)」的循環,整晚的睡眠通常會經歷 4 到 6 個週期,有時中間會短暫醒來。對於睡眠規律的成年人來說,REM(快速動眼期)睡眠約占整夜睡眠的 25%,這個階段對於記憶整理、情緒調節和身體修復至關重要,因此睡眠品質的好壞與 REM 睡眠的穩定性息息相關。
延伸閱讀
很容易累一直想睡覺,休息不一定是正解!「這樣動」幫助克服疲勞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喝酒不好!對健身效果也有影響
1. 降低肌肉合成
運動後飲酒會讓肌肉蛋白質合成下降 37%。
2. 影響睪固酮與生長激素
睪固酮和生長激素對增肌至關重要,但酒精會讓這兩者的分泌量下降,你的身體就沒辦法有效合成新肌肉,甚至會影響減脂效率。
3. 影響運動表現
酒精讓你的肌肉反應變慢、力量變弱、耐力變差,長期來看,會讓你訓練表現大幅下降!
4. 影響恢復
健身不只是練,還要靠恢復來變強,如果身體沒時間修復,訓練效果就會變差。而酒精會讓身體慢性發炎,讓恢復時間變長,影響整體表現
如果戒不掉,如何減少酒精帶來的傷害
如果真的無法完全戒酒,至少可以採取一些方法來降低酒精對健康的影響。以下是幾個實用的建議:
1. 降低飲酒頻率與攝取量
- 設定飲酒限制
每週控制飲酒次數,盡量不超過 1-2 次。 - 避免連續大量飲酒
短時間內大量飲酒,對身體傷害極大,應盡量避免。 - 選擇低酒精濃度的飲品
比起烈酒,啤酒或低酒精雞尾酒對身體的影響較小,但仍需控制量。
2. 不要空腹飲酒,搭配食物一起喝
3. 多喝水,幫助代謝
酒精會導致脫水,建議每喝一杯酒,就搭配一杯水,宿醉和頭痛比較不會這麼嚴重。
4. 減少飲酒的社交壓力,找到替代方案
- 選擇無酒精飲品
市面上有許多無酒精啤酒、雞尾酒,甚至氣泡水也能替代。 - 用其他方式放鬆
運動、瑜伽、冥想、泡澡等方式都比喝酒更健康。 - 改變社交習慣
如果喝酒是為了社交,試試與朋友約運動、咖啡廳或其他不涉及酒精的活動。
5. 定期健康檢查,關注肝指數
- 每年檢查肝功能(GOT、GPT)
確保肝臟沒有受到長期飲酒的傷害。 - 觀察身體變化
若出現疲倦、消化不良、腹脹等症狀,可能是酒精影響肝臟的警訊,應盡早調整飲酒習慣。
能不喝就不喝,喝得越少越好!即使無法完全戒酒,減少飲酒量、搭配健康的生活習慣,仍然可以降低酒精對身體的負面影響。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