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Gym Taiwan Blog

喝冰水到底好不好?中醫師解答:這3種人最好別喝!

作者:黃室澧中醫師 | 2025/8/1 上午 4:30

夏季高溫炎熱,不少人習慣隨手來一杯冰水解渴,但你知道喝冰水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嗎?從中醫角度來看,冰冷飲品會影響腸胃功能運作,甚至導致氣血運行不順。本文將由專業中醫師解析喝冰水對人體的影響,並提醒三種族群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冰飲,以維護脾胃健康。

 

喝冰水到底好不好?中醫怎麼看?

我們的人體就像個微型鍋爐,五臟六腑靠「陽氣」運作。突然灌進去一杯冰水,就像你在熱鍋裡倒了一桶冰塊,會讓整個火熄掉!

 

喝冰水 = 降火太快 = 傷脾胃、凍氣血、破壞代謝

 

中醫常說的脾胃虛弱,其實就是消化系統功能較低下的情況,中醫學提到「脾主升清、胃主降濁」,當食物跟飲料進入消化系統後,脾會開始運化,將食物飲料消化成有用物質與代謝廢物,有用的身體吸收,沒用的稱之為糟粕,往下傳導,透過尿液跟排便的形式,將糟粕排出。

 

如果因為喝冰水,影響消化功能,導致腸胃功能減弱,就容易造成胃脹氣、肚子痛、腹瀉、便祕、胃食道逆流…等症狀,繼而從消化功能影響到全身其他系統的問題,像是影響到情緒,也可能導致焦慮或失眠等衍伸的疾病。

 
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 

哪些人特別不適合喝冰水?

  1. 脾胃虛弱型(經常腹脹、胃涼涼)
    喝冰水進去,會導致腸胃運作減慢,食物不消化,肚子會漲氣像吹氣球一樣,甚至脹痛不舒服。

  2. 經期中的女性(月經來容易痛經)
    喝冰水可能會讓子宮收縮加強、血行不暢,導致經痛、血塊多、經期紊亂。

  3. 有寒性體質的人(手腳冰冷、愛打噴嚏)
    寒性體質的患者,再灌冰水會是雙倍寒冷,容易加重身體疲倦感、使免疫力下降。

 

常喝冰水可能帶來的5大隱憂

  1. 消化力下降
    脾胃一凍,代謝也跟著慢,營養吸收也會減弱

  2. 經期混亂、痛經變嚴重
    冰水=子宮的小敵人。很多痛經症的患者,常常會因為喝冰水導致病情加重,如果可以改變習慣,喝溫水,甚至在痛經時喝黑糖薑湯暖暖子宮,也能改善痛經的不適。

  3. 水腫加重
    冷會讓水份不易代謝,容易變成泡芙人,水腫變嚴重。

  4. 免疫力降低
    中醫學理面,長期冷飲或吃生冷不潔的食物,會讓脾胃的陽氣減弱,也導致容易感冒、生病、腸胃不適、容易頭痛發作。

  5. 寒濕累積
    冰冷濕氣進入體內,久了可能會變成慢性疼痛、疲勞、身體沉重感,也可能容易產生痰濕,造成咳嗽有痰。

 

天氣熱,真的很想喝冰水的話怎麼辦

天氣炎熱,民眾蠻常會發生「中暑」或是「熱到」的情況,如果真的很熱,也可以考慮以下的「冰水替代方案」:

  1. 冰一點點就好
    常溫水加 2-3 顆冰塊,可以增加一點心理慰藉的功能,好像有在喝冰水的感覺。

  2. 加一片檸檬、薄荷葉提味
    檸檬、薄荷葉有清涼感,加入少許會有冰冰涼涼的感覺、可提味,減少想喝冰水的衝動。

  3. 不要空腹喝
    冰水飯後喝一口就好,不要空腹喝

  4. 讓水在嘴內停留久一點
    真的要喝冰水的話,可以先喝一小口,稍微漱口或是放在嘴內的時間長些,這樣可以有冰涼感,也可以藉由口腔降溫,降低刺激性,減少冰水直接進到胃腸系統的衝擊。

 

怎麼喝水才對身體最好?

  1. 溫開水最養生
    約 35~45°C,接近體溫不傷身。

  2. 分時段喝
    起床、上午、下午、晚餐後,分批喝最好

  3. 不要等渴了才喝
    當你覺得渴的時候,身體可能已經缺水一段時間了。

  4. 每天補充足夠的水分(依體重調整)
    每日建議攝取水量 = 體重(kg) × 30~40 毫升

    舉例來說:50 公斤的民眾,建議每日飲水 1500-2000 毫升;60 公斤的民眾,建議每日飲水 1800-2400 毫升;70 公斤的民眾,建議每日飲水 2100-2800 毫升;80 公斤的民眾,建議每日飲水 2400-3200 毫升。

  5. 胃腸功能虛弱的民眾,水溫真的很重要,減少喝冰水!

 

並不是每個人喝冰水都會出現不適,但如果你常有經痛、腸胃脹氣、容易疲倦等情況,建議從少喝冰水開始做調整。

 

延伸閱讀

你喝水喝對了嗎?掌握3關鍵,享受6大益處!

熱到頭暈想吐?小心「熱衰竭」找上你!中醫師教你4招應對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