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健康意識提高,近年健康便當也越來越流行,菜色低卡又低油,營養均衡又新鮮,不只健身的人會吃,連上班族和喜歡外食的人也會選擇這種減脂餐的健康便當。這樣可以吃得健康,同時也追求減脂的效果。
但是市面上店家和餐點花樣越來越多,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?WH採訪「ZERO」健康餐盒創辦人Paul Wu,讓他從營養成分、菜色配置、烹飪技巧等各個面向,告訴我們減脂餐的挑選標準和好吃秘訣!
一般便當700、800大卡,而根據衛福部資料,一般上班族所需熱量約在「30大卡×體重(公斤)」,有運動習慣的人可以再視情況增加,而一餐的熱量建議攝取總熱量的30~40%,如果有減脂的計畫,「健身餐」可以減少總熱量攝取至原本的80%,再去推算一餐適合的熱量攝取,舉例來說,體重50KG的女孩一天所需約1500大卡,一餐就可以抓在500大卡左右。
ZERO 健康餐創辦人Paul Wu:「大家會覺得減脂的健身餐聽起來調味清淡很難吃,但我希望扭轉這個印象!」
Paul Wu建議大家可以從兩個方向來做選擇: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「建議挑選有提供三大營養素(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質)的餐盒,這樣可以清楚每餐真實的攝取,確實有些標榜健康的餐盒,只是把一般便當的白飯換成紫米飯,仍然有重鹹或重油的問題,如果有提供營養數值,就可以根據食材來判斷。舉例來說雞胸肉因為本身油脂較少,因此餐盒應該脂肪偏低,否則就是料理額外加的油了。而鮭魚本身的油脂就很不錯!」
Paul Wu說:「這個問題,問我這個健齡將近7年的人就對了,健身者與一般上班族,對營養素攝取最大的差異在於蛋白質,以衛福部提供的資料,成年人每天需攝取50~60克的蛋白質,而健身者通常會需攝取 “體重(kg)*2 的蛋白質克數”,因此,我們在做健康餐也特別注意每個餐盒的蛋白質量,也提供肉品單點給大家做補充。」而通常同樣的份量,肉類蛋白質的合成效益會優於植物性蛋蛋白質,是因為後者有些氨基酸人類無法使用。
上班族(追求健康or減脂) | 健身人(增肌) |
|
最在乎 | 營養均衡、餐點美味 | 主餐肉類份量是否足夠(蛋白質) |
要注意 | 總熱量攝取不能太高 | 優質的脂肪一樣需要攝取 |
延伸閱讀
挑選適合自己的健康餐,還是要回歸到熱量與營養素,舉例來說,低卡的餐盒如果是滿滿的碳水化合物,也沒辦法達到營養均衡,亦或是營養均衡的餐盒卻超過預計總熱量攝取,也難助於減重減脂。這邊簡單列舉幾個方向給大家參考
關於改變體態,Paul Wu從比較常見的兩個方向來討論:
而且最重要的,健康的飲食若能搭配運動,雙管齊下更容易到理想的體態!
Paul Wu說:「這個觀念跟“健身就要吃水煮餐”很像,是比較舊的思維。料理食物的方式百百種,就像ZERO 的理念:Who says being healthy is boring?以調味來說,可以用天然且熱量極低的香料提味,而口感的部分,善用蒸、煮、悶等手法,用心的料理,一樣能做出美味又健康的食物!」
這邊簡單教大家幾個小訣竅,可以輕鬆提升健康料理的美味~
「花椰菜米!」亞洲人習慣以白飯當主食,因此在減重的過程中,常會因控制澱粉攝取而減量,導致缺乏飽足感,而花椰菜米口感與白飯相似,熱量卻少了約75%,且富含維生素,更有助減緩餐後血糖上升速度,非常推薦!另外也可以用馬鈴薯、南瓜等低熱量粗糙澱粉當作主食,膳食纖維含量高,有助於增加飽足感、控制食慾。
Paul Wu說:「我認為維持健康是一種 life style,也就是需要長期良好的飲食習慣,才能維持健康的身體,因此找到自己能接受並持久的方式是最重要的。有一些朋友曾嘗試短時間很極端的減重飲食,或許能立即見效,但卻無法長久維持,之後反而因為報復性飲食前功盡棄。因此我建議找到自己能接受的飲食方式,或是慢慢調整,當然,找一間好吃的健康餐確實可以讓healthy lifestyle 更容易一些喔!」
最主要差別是在「食材」,一般自助餐的肉質可能不保險,健康餐盒因為調味比較清淡,也不能用太多醬料去掩蓋,只要味道一點點不對勁,或是外表黑黑的,就很容易吃出來。另外,現在許多健康餐盒的外包裝都經過特別設計,這也是成本會提高的原因之一。
「健康餐與一般便當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原形食物料理以及清爽的調味,因此非常講求食材的品質與新鮮度,如果使用了不新鮮的食材,沒辦法用重鹹或重油去掩蓋,就很容易被顧客吃出來,因此在食材成本會比一般便當店高。至於合理的價格,取決於各店家的盈利模式,我想不容易主觀的評論,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囉~」Paul Wu說道。
挑選健康餐盒時,先看三大營養素,再看纖維素!但也因為不是每家業者都會標示營養成分和比例,因此可以先以蛋白質為主要挑選對象。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
延伸閱讀
精選8道女生增肌減脂食譜!專訪IG超人氣健康便當帳號LON YO
鄭家純健康餐食譜公開,照著吃成為最好的自己
💌本文轉載自 Women's Health 網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