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生活壓力大、飲食不規律,加上久坐少動,使得「胃食道逆流」這個文明病越來越常見。不想一直依賴藥物,就要從根本調理體質!這篇文章會教你三招簡單有效的方法,幫助你遠離胃食道逆流,讓生活更有品質。
常見的症狀為「酸液逆流」、咽痛及「胸悶灼熱」,也就是俗稱的「火燒心」。也有少部分人會有咳嗽、吞嚥困難、喉嚨異物感、口臭等胃食道逆流的非典型症狀。
中醫生理學裡面提到:「脾主升,胃主降。」意思是胃氣如果正常運作時主沉降、向下,如果今天胃的功能不好,胃氣失司,則沉降的功能減弱,容易會有「胃氣上逆」的情況發生,像胃食道逆流就是一個很典型的疾病,在中醫學裡面屬於「胸痛」、「吐酸」、「噎膈」等病症範圍。
胃食道逆流的病理機制與中醫學描述的肝、脾、胃等系統關係密切,其中由於情志不調、飲食失調、勞累過度、久病傷脾(消化功能),都有可能導致胃食道逆流的情況發生。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如果偶爾發生胃食道逆流的狀況,可能是因為暴飲暴食、吃飽後躺下、或吃了某些刺激性的食物造成。如果長期發生胃食道逆流,則可能是因為賁門或胃部有不正常的狀況。
胃食道逆流的患者,建議飲食每次約七至八分飽,少吃甜食及飲用咖啡、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。像是糯米類的食品:肉粽、年糕…等,以及烤、炸、辣、酸等刺激性的食物。
建議三餐定時飲食,減少不定時或有一餐沒一餐、暴飲暴食的習慣,像是去吃火鍋吃到飽、自助百匯吃到飽等飲食方式。
情緒壓力大的民眾,也可能因為緊張,常常有胃部脹氣、抽痛、脹痛等症狀,消化系統的運作較遲緩,胃酸分泌較多或停留胃內時間較久,容易有胃食道逆流或是消化性潰瘍的情況產生。
建議民眾可以養成運動的習慣,運動後可以有效緩解情緒壓力,讓自己身體的新陳代謝更好,排除身體的廢物,讓身心放鬆。有氧運動或重訓都有舒緩壓力的效果,可以多方嘗試,選擇對自己更適合的運動類型。
如果長期發生胃食道逆流,則可能是因為賁門或胃部有不正常的狀況。飽食後是不建議立刻躺下的,由於胃內的食物較多,容易因姿勢關係而導致食物上衝逆流,對胃食道、賁門、咽喉等器官容易造成傷害,長期的胃酸逆流,也可能造成以上組織結構上的損傷,建議如果有胃食道逆流等不適的患者,可以尋求腸胃科醫師諮詢、檢查或找中醫師進行身體體質的調理。
胃酸過多、胃酸上衝是胃食道逆流的表現,中醫的治療方向不僅僅是抑制胃酸,還會從和胃健脾、疏肝理氣、清理腸胃宿食,使腸胃恢復正常功能為主要目標。
半夏瀉心湯是中醫調理胃病的專方,有和胃降逆、消痞除滿的功效,可以酌加吳茱萸,《本經》提到吳茱萸:「主溫中下氣,止痛,咳逆寒熱,除濕,血痹,逐風邪,開腠理。」有降逆止嘔的效果。
如有肝鬱、肝火等證型,情緒較緊繃、壓力大,可以酌加小柴胡湯、加味逍遙散、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疏肝解鬱的方劑,綜合調理,讓療效更好。
如果民眾有想要服用中藥調理,建議至中醫診所諮詢專業的中醫師,由中醫師幫您把脈診察,開立適合您體質的中藥方,減少自己至中藥房買藥服用的情形。
中醫的穴位也可以改善胃食道逆流的情況,可以自行按摩或是到中醫診所請中醫師針灸治療,常見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的穴道有:合谷穴、內關穴、足三里穴。
延伸閱讀
延伸閱讀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