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經常覺得異常焦慮、晚上無法入眠呢?小心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了!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很廣泛,但好消息是,只要找對方法,就能有效改善。本篇文章就要帶大家來了解,自律神經是什麼、自律神經失調自我檢測方式,並學會 5 種方法幫助改善。
自律神經(Autonomic Nervous System, ANS)又稱為「自主神經」,是維持生命基本機能的神經系統,廣泛分布於心臟、肺、肝臟、腸胃、膀胱等內臟,以及汗腺、血管、骨骼肌肉等組織器官,控制心跳、血壓、調節體溫、呼吸、消化、分泌汗水、排便排尿等。
自律神經的組成包括「交感神經」和「副交感神經」,兩者的作用相反。
正常情況下,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運作會互相調節,處於平衡狀態。
而交感神經失調與副交感神經失調,就會如同蹺蹺板兩邊重量不平衡,重量重的一邊常在下方,重量輕的一邊常在上方。此現象就稱為 自律神經失調(Dysautonomia)。
自律神經並不受個人意志所控制,但易受到外部刺激影響,出現運作不正常的情況。
首先,要先了解的是「自律神經失調」並非正式的疾病診斷名稱,而是生理表現、不適症狀的統稱。
通常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多變「無典型症狀」,可能身體從頭到腳都會出現不適。因此只要你有下述幾種身心問題,就要懷疑自己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,接著就來做個簡單的 1 分鐘檢測自律神經失調吧!
若你有出現超過 3 種以上的症狀,甚至有自律神經失調頭皮發麻、自律神經失調全身麻、自律神經失調全身無力等狀況,除了須要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、即時調整之外,也要適時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。
至於為何會出現自律神經失調?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3 種:
環境壓力是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最常見的原因,如長期處在高壓環境、遭遇重大打擊、缺乏紓壓管道等,都會讓我們因長期面對壓力,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疲於反應,而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焦慮、自律神經失調憂鬱、自律神經失調恐慌等情況。
而除了環境因素外,本身性格也是造成緊繃的原因,如追求完美、容易緊張、過於敏感、時常壓抑情緒等,長期承受過多外界壓力與期待,都可能出現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問題。
如同器官運作,自律神經有固定的規律,白天交感神經較活躍,晚上則是副交感神經更活躍,以適當調節身體機能,幫助我們更好地活動與休息。但若是經常熬夜,日夜顛倒的作息就會打亂生理時鐘運作,導致自律神經失調。
其他還有吃飯吃過撐、節食、憋尿等現代人常有的行為習慣,都可能影響自律神經的平衡。至於有人問,自律神經失調是缺乏什麼嗎?其實,飲食缺乏「B群」和「維生素E」,也容易引起自律神經失調。
有些人體質本來就容易自律神經紊亂,或者荷爾蒙變化也容易導致自律神經失去平衡,如女性在生理期前後、產後及更年期,都可能有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。
以上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,只要適當地調節身體狀態,如藉由呼吸練習、正念思考、瑜珈等方式,就能讓自律神經功能恢復正常。
通常自律神經失調是警訊,告訴我們應該調整目前的生活狀態,因此只要有適時調整、休息,多半可以恢復正常,不過若是失調的情況較嚴重,或者持續時間過長,就像多數疾病一樣,自律神經失調也是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,康復的狀況就會越理想,且它是透過治療可以根治的病。
那麼自律神經如何改善?以下提供 5 種自律神經失調改善方式: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關於自律神經失調,倘若是自我平衡能力高的人,短暫失調後很快就能恢復好轉,然而若是長期自律神經系統失調,可能影響各器官功能,長期下來對生理、心理帶來負面影響,甚至造成身心崩壞,大家不得不多加留意。如果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症狀,還可以向以下醫療管道求助:
如有自律神經失調身心科/精神科是專業的醫治管道,當你的失調症狀已持續一段時間,休息過後仍沒有改善,甚至已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工作,建議向身心科/精神科醫師諮詢,由醫師幫你找出自律神經失調的病因,並提供你對症的治療方案。
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,但有長期憂鬱、焦慮恐慌、失眠 等身心問題,也可以向心理諮商所諮詢,讓專業心理師提供你調節情緒的辦法,陪伴你走出壓力與創傷,找回健康的自己。
相較醫院診所是透過用藥改善症狀,心理諮商所是以非藥物治療的方式,從自我察覺、呼吸練習、正念技巧、瑜珈運動等地方下手,帶領患者找出壓力形成的根源,並解決心理衝突、情緒障礙等問題。
💌本文轉載自 擁抱心理諮商所 網站
擁抱心理諮商所:Facebook|Instagram|YOUTUBE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