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Gym Taiwan Blog

氣虛怎麼改善?中醫師:食療效果有限,日常運動不可少!

作者:黃室澧中醫師 | 2024/5/22 上午 4:30

你是否經常感到全身無力、腰膝酸軟、呼吸短促、動不動就出汗呢?這些可能都是氣虛的症狀哦!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詳細探討氣虛的原因、症狀,以及中醫治療、飲食習慣和日常運動的重要性。

 

中醫所說的氣,是指人體最基本的物質或能量,由腎的精氣、脾胃吸收運化水穀之氣(即消化系統吸收的營養精微物質)和肺吸入的清氣共同結合而成。人的生命活動從根本上講就是元氣升降出入的運動。

 

氣虛的原因

氣虛,是指由於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。氣虛證是一種多發症狀合併的結果,通常是由於先天不足、營養不良、年老虛弱、久病未愈、手術後及疲勞過度所造成。

 

氣虛症狀有哪些?

氣虛的症狀有很多,例如:身體虛弱、面色蒼白、呼吸短促、四肢乏力、頭暈、汗出多、語聲低微等。其中包括了元氣、宗氣、衛氣的虛損,以及氣的推動、溫煦、防禦、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,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,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。

 

傳統中醫在臨床上,又將氣虛證的證型分成:肺氣虛、腎氣虛、脾氣虛、心氣虛,症狀與調理方法分別如下。

 

氣虛怎麼改善?傳統中醫治療氣虛的方法

  1. 肺氣虛
    <症狀>
    短氣自汗、聲音低怯、咳嗽氣喘、胸悶、容易感冒、甚至水腫、小便不利等。

    <調理方法>
    補益肺氣,開立如四君子湯、玉屏風散等中醫方劑調理。

  2. 腎氣虛
    <症狀>
    神疲乏力、眩暈健忘、腰膝酸軟乏力、小便頻數而清、白帶清稀、舌質淡、脈弱。

    <調理方法>
    補腎益氣,開立如腎氣丸、仙靈脾、巴戟天等中藥方劑調理。

  3. 脾氣虛
    <症狀>
    飲食減少、食後胃脘不舒、倦怠乏力、形體消瘦、大便溏薄、面色萎黃、舌淡苔薄、脈弱。

    <調理方法>
    健脾益氣,開立如補中益氣湯、茯苓、白朮等中藥方劑調理。

  4. 心氣虛
    <症狀>
    心悸、氣短、多汗、勞則加重、神疲體倦、舌淡、脈虛無力。

    <調理方法>
    可以補益心氣,開立如養心湯等中醫方劑調理。

 

氣虛吃什麼?有何禁忌

對於氣虛者的飲食宜忌,宜吃具有補氣作用、性平味甘或甘溫的食物,宜吃營養豐富、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。此外,氣虛者還宜食用玉米番薯南瓜、白扁豆、黃豆、牛肚、烏骨雞、鵝肉、魷魚、章魚、胡蘿蔔、豆腐、豆漿馬鈴薯、香菇、草菇、蜂王漿、紅糖、白木耳、白朮、甘草等食材。

 

忌吃破氣耗氣之物,忌吃生冷性涼、油膩厚味、辛辣食物。

 

日常運動對改善氣虛的重要性

氣虛證的患者,常有神疲乏力、腰膝酸軟無力感、氣短、多汗等症狀,養成好的運動習慣是可以漸漸改善氣虛證患者的體質的。其中,心肺氣虛的患者,容易心悸、呼吸喘;脾氣虛的患者,容易食慾不振、肌肉量減少;腎氣虛的患者,容易疲倦感、性功能障礙。規律的運動,可以帶來很多其他的好處,像是:減重、改善失眠、護膚、增加「性」福。對於氣虛證的患者,養成日常運動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

維持平常的運動習慣,對於氣虛證的患者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,每週應至少進行 75 分鐘的高等強度運動,或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,每次運動至少 10 分鐘。

  1. 高等強度運動
    屬於高等強度運動的有:球類運動、跑步、游泳、高速腳踏車。

  2. 中等強度運動
    屬於中等強度運動的有:太極拳、快走、跳舞。除了有氧運動外,也建議搭配重量訓練,可以有效提升肌肉量,降低未來因老化而罹患肌少症的風險。

 
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 

適合氣虛患者的日常運動建議和方法

氣虛證的患者,由於身體較為虛弱,建議可以先從中等強度的運動開始,如快走、滑步機(又稱為橢圓機)、太極拳等。

  1. 快走
    建議每天 20 分鐘,養成快走的習慣,可以在戶外快走,也可以使用健身房的跑步機,速度適中讓自己輕微流汗、快走時覺得稍微有點呼吸喘、心跳加快、身體產生發熱感,這樣是一種很舒服的運動狀態。

  2. 滑步機(橢圓機)
    這項運動適合體重較重、雙側膝關節退化、膝蓋不舒服的人群。橢圓軌道的設計,讓膝蓋承重減輕許多,是相對跑步機更好保養膝蓋的一項運動選擇。建議每天 20 分鐘,讓自己達到輕微流汗、呼吸喘、心跳加快的一種舒服的運動狀態。

    滑步機的使用方式可以參考下方影片。


  3. 太極拳
    太極拳是中醫推廣保健養生的運動方法,練習太極拳時,建議呼吸放慢,採取腹式呼吸,重心放低,身體微蹲即可,蹲得太低反而容易傷害膝蓋。

    太極拳的「雲手式」,對全身的五臟功能保養很有幫助:練習左右腳重心的轉移,可以加強肝腎的功能;搭配雙手由內向外畫圓的方式,配合呼吸,可以調節心肺功能;腰轉時,可以活絡奇經八脈中的帶脈,繼而調節脾胃等消化功能。對於氣虛證的患者非常的有幫助。

上述的運動建議,可以每天20分鐘,搭配不同的運動菜單,增加運動的多樣性,像是「跑步機 — 滑步機 — 太極拳」這樣每天安排不同的運動,會更容易養成運動的習慣,讓我們樂在運動、樂在養生,一起來改善氣虛證的體質。

 

💌本文作者:黃室澧中醫師

澧源中醫診所:FacebookInstagram

 

原文出自World Gym官網:氣虛怎麼改善?中醫師:食療效果有限,日常運動不可少!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