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碗牛肉麵,熱量直逼3碗飯,「鹽」質還超高!一碗牛肉麵的鹽分攝取量,逼近一天鹽分所需,而飲食重鹹、鹽分太高,會使身體無法負擔,不僅容易導致水腫,還有可能引發胃發炎、心血管疾病。
鹽,是身體需求、卻不能過量需求;因為適量攝取鹽,能使體內水分平衡、安定血壓,但是攝取過多鹽分,會使血壓飆高,容易引起高血壓…等疾病,甚至是水腫、肥胖、代謝問題,也跟著來。
尤其經常外食的人要特別注意,愛吃重口味食物,往往不知不覺就攝取過多鹽分,究竟該如何避免不健康飲食?根據研究調查,以下列出15大高「鹽」質美食排行榜,看看自己究竟每天吃多少鹽!
15大美食鹽質排行榜
- 鹽質爆表:每份鹽分含量超過4克
●麻油雞麵線
●咖喱烏龍麵
●榨菜肉絲麵
●麻辣鍋
●牛肉麵
- 高鹽質:每份鹽分含量約6至5.4克
●大腸麵線
●甜不辣
- 中鹽質:每份鹽分含量約8至3.6克
●黑胡椒鐵板麵
●炸醬麵
●清蒸臭豆腐
●鹹豆漿
- 低鹽質:每份鹽分含量少於8克
●原味蛋餅
●蔥花麵包
●菜包
●玉米濃湯
無「鹽」的結局…5習慣 讓你成功瘦下來!
營養師指出,每日減少5.75克的鹽攝取,血壓平均就能降低3.82 mmHg,但鹽質爆表的食物:牛肉麵、麻油雞麵線…等,每份鹽量都超過5.4克,吃完就超過每日鹽份建議攝取量的90%以上!該如何預防隱藏的「鹽」呢?以下5招減「鹽」秘訣報你知!
- 檢查營養標示
現在台灣有許多食品上都會附上營養標示,其中一個是鈉含量,小編教你,透過鈉含量反推計算出所使用的鹽含量,公式為:鈉含量(毫克)×2.54÷1000=鹽含量(克),隨時記得要確認包裝上的營養成分標示,以及鹽分1天攝取量控制在6克以下,才能預防並改善肥胖問題。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- 減少醬料或醬包
沒有醬=食物沒味道?無醬不歡的你,就先從減少醬料開始吧!營養師表示,想吃鹽質較高的食物,建議沾醬要減半,好習慣的養成,平均能減少28%的鹽質攝取。
比如說,吃麥當勞薯條,一定要配一包番茄醬的你,從現在開始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,克制自己的用量,從使用一包變半包,慢慢越用越少,甚至是可以要求薯條要去鹽,慢慢養成少鹽的飲食習慣。
- 少喝湯
牛肉麵、餛飩麵、大腸麵線…這些食物少了湯總是不對味呀~台灣人94愛喝湯,吃麵喝湯才過癮!但日常減鹽技巧最重要的一環,就是從「少喝湯」開始。
尤其外食通常都重鹹、重口味,像是清燉牛肉麵500CC湯含鹽量約3.5克,而紅燒口味至少有5克鹽,再加上酸菜鹽質更是破表;另外像是日本拉麵,品嘗的重點,常在那湯頭裡,香甜濃郁卻也同時代表高鹽質,再計算拉麵裡的配角:叉燒、筍乾以及香辣醬料,吃完一整碗,不知不覺就超過一天的建議量了。
- 戒掉醃漬加工食品
相信大家都知道,醃漬加工品含鹽量有多高,包含:火鍋料、蜜餞、加工肉類,跟天然食材比較,可是相差將近4到6倍以上,不過還有一些隱藏的鹽質食物,更是要注意,例如:吐司、麵包,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。再三提醒,別太快下手刀買下去,先看個營養標示,多預防隱藏的鹽唷!
- 選擇天然香料
最後,除了克制自己的意志力,不要往罪惡食物流去,不妨自行DIY做健康料理,靠自己把關食材與鹽量最保險。我們常見的調味料:番茄醬、甜辣醬;辣椒醬、豆瓣醬…等,可以改用:蔥、薑、蒜、胡椒粉,或是手工做天然檸檬汁、蘋果醋…等調味品,雖然少了用鹽,但也不失美味。
此外,烹飪的方式也是關鍵,多以蒸、煮、烤,品嚐食物的原味,怕沒味道也可以下洋蔥、香菇爆香,就很好吃了~或是在食物起鍋前下鹽,這樣的烹飪方式,能保持鹹度,還能減少用鹽量。至於涼拌菜,也是建議食最後程序再放鹽,因為菜會吸鹽,同時擠出汁液,因此後放鹽的口感,會更爽口清脆;重點提醒,無論任何料理,鹽巴越晚放越好啦!
愛吃重鹹、多鹽的壞處
研究指出,高血壓、中風…等心血管疾病,都與鹽分攝取過量有關,而根據衛福部的年報統計,台灣7歲以上的族群,鹽攝取就已高於建議量!以下就告訴你,常吃高鹽食物的3大壞處。
- 增加食慾
攝取過多的鹽,反而會讓你更餓!除了靠多喝水稀釋鹽分濃度,但食慾增加,會想吃更多東西,當然體重也就跟著提升了。
-
容易水腫
吃鹽吃太多,使體內細胞外鈉離子濃度變高,在體內便開始儲存大量水分,造成血管內體液增加、周圍積水,這也是為何攝取過多鹽分會導致身體水腫的原因。如果一直未改善高鹽飲食習慣,恐怕水腫問題越嚴重。
-
代謝變差
而長期高鹽飲食,會導致血壓高漲的情況,心臟會了能承受血液的壓力,必須加強血管收縮,結果過度負荷下,易引起心室肥厚,甚至對血管壁造成傷害,造成血液循環不好、代謝能力變差、免疫力下降,增加心臟病、高血壓、中風的風險。
想要擁有健身的身體,減鹽生活要做好,花點心思控制、多留意,並且多吃天然蔬果、避免過度調味,才不會讓你鹽質爆表。
延伸閱讀
遠離清粥小菜 銀髮族7大健康飲食原則
天冷就是要吃羊肉爐、薑母鴨!營養師告訴你怎麼吃更健康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那些更多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