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天坐在辦公桌前,下班後又缺乏運動嗎?小心這些壞習慣引發「下交叉症候群」,讓你腰痠又背痛!雖然按摩常被視為緩解痠痛的方式,但光靠按摩恐怕難以完全揮別這些惱人的症狀。
下背痛、腰痛,或者出現痠麻、刺痛等不適感,都可能是下交叉症候群的現象,嚴重時還會影響到日常的姿勢和活動,一定要盡快改善。本篇文章會帶大家了解下交叉症候群的檢測方式及改善方法。
骨盆周圍肌肉力量不平衡時就可能引起下交叉症候群(Lower Cross Syndrome),髖屈肌、豎脊肌過於緊繃,而腹部肌肉和臀部肌肉較無力,就會導致身體姿勢出現變化(如下圖),並漸漸引起疼痛。
下交叉症候群在現代人身上非常常見,與之前介紹過的上交叉症候群一樣,屬於現代生活方式所導致的文明病。
下交叉症候群的患者通常呈現出一種前凸的姿勢,並且伴隨著腹部的突出,「骨盆前傾」就是最常見的表現之一。
所以說,擁有翹臀不要開心的太早!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前凸後翹,但實際上是由於臀大肌和腹肌失去張力,而豎脊肌和髂腰肌過度緊繃,導致代償的結果。
女生們小腹凸出、臀部過翹,可能會導致內臟位置的變化,進而引發腹脹、便秘以及與婦科健康相關的問題。
長時間的肌肉不平衡容易導致腰椎壓力過大,進而產生腰痛、背痛等病徵。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公布資料,台灣高達 6 成女性有骨盆前傾的問題,在這些受檢者中,有高達 68.8% 感到下背部疼痛、57.8% 感到肩頸痠痛。
肌肉不平衡和骨盆位置的歪斜導致關節不正常受力,限制身體的運動範圍。日常活動如:彎腰、轉身、蹲下或站立等,都會變得更加困難。
下交叉症候群可能導致梨狀肌症候群,並引起坐骨神經痛。梨狀肌是位於臀部的深層肌肉,當受到不正常的壓力或壓迫時,會導致臀部和下腿的鈍痛或刺痛,痛感甚至會放射至腰部或下背部。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久坐會導致背部、髖屈肌長期處於緊縮狀態,還會導致臀大肌、核心肌群無力引發下交叉症候群。
上班時偶爾要站起來動一動,坐太久不只容易有下交叉症候群,小心肥胖、脊椎側彎、慢性病、焦慮…各種疾病找上門,久坐對身體只有壞處沒有好處!
你可能沒發覺,在使用電腦時常常會不自覺保持前傾姿勢,這些不良的坐姿,是加速身體腰酸背痛的原因。正確坐姿謹記以下「3個直角」原則:
過度訓練特定肌肉群,也容易讓下肢肌肉不平衡!每個人的身體狀態都不一樣,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上網找課表來訓練,最好詢問專業教練,為你量身打造專屬的訓練計劃。
貓牛式能同時舒緩背部緊張、釋放僵硬、延展脊柱、提升脊椎柔軟度及伸展頸部、胸部。
<步驟>
每個人的狀況各異,還是要諮詢專業人士,才能針對問題提供改善方法。
文章參考資料來源
Lower Cross Syndr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