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Gym Taiwan Blog

跑者必看!教練親授5招預防跑步受傷

作者:官竣程 | 2025/4/23 上午 4:30

很多人跑步受傷後,第一個反應就是少跑一點,甚至乾脆停跑一陣子。但你會發現,休息一陣子後又再度開始訓練,傷痛還是會回來,甚至更嚴重。究竟要如何跑得更久、遠離運動傷害呢?方法就在文章中!

 

為什麼跑步受傷比例這麼高?

主要原因就在於「跑量」和「跑姿」上出了問題。許多人誤以為跑越多就越有效果,可是身體超過了它能承受的跑量,就會導致傷害。尤其對於沒有足夠肌力或訓練基礎的人來說,身體很難長時間承受這樣的負荷。

1. 肌力不足

如果肌肉沒力,跑起來就容易代償,不只姿勢會跑掉,受傷的風險也會跟著上來。像是臀肌、大腿、小腿沒力,骨盆穩定度就差,膝蓋也很容易被連帶影響。

 

肌力訓練方式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跑者也需要肌力訓練!11個動作讓你跑得更快、更輕鬆

 

2. 跑量過多

很多市民跑者會覺得要變強,跑量就要高。但如果跑得很慢,節奏也不快,這種我們叫做「垃圾跑量」。不會讓你變強,只會讓你更累,需要更多時間恢復。

 

3. 跑姿不良

像是很多人習慣用腳跟落地,基本上就是先做一個剎車然後才重新加速,所以每一步都在傷害膝蓋。其他常見的錯誤姿勢還有:勾腳尖跑、送髖姿勢不對、骨盆前傾過多、背打太直、下巴沒有收起來…等。

 

4. 忽略放鬆

X 型腿足弓塌陷膝蓋痛這些問題,常常是因為像臀中肌、大腿、小腿、足底這些地方沒有先放鬆,肌肉緊繃的情況下根本找不到正確的出力方式,也會讓跑姿跟著跑掉。

 
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 

常見跑步運動傷害

這裡介紹 2 種常有學生問的跑步傷害,不過真的哪裡不舒服還是會先建議大家去看醫生。

1. 膝蓋痛

膝蓋外側痛,通常是因為臀中肌、腿後側肌力不足。如果是內側痛,通常是大腿前側肌力不足。簡單來說,就是因為肌力無法有效穩定骨盆,導致膝蓋在跑步時承受過多壓力。

 

<如何改善>

放鬆和伸展臀中肌、大腿前後側,再加上適當的肌力訓練。


但膝蓋痛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如何避免跑步膝蓋痛?5種跑者常見傷害與預防方式

 

2. 足底筋膜炎

跑者的足底筋膜炎多半和跑姿有關,跑步落地點偏腳掌的內側+小腿的推蹬太多,跑久了就容易足弓塌陷,引發足跟痛、足底筋膜炎。

 

<如何改善>

平時要放鬆足底、伸展小腿、阿基里斯腱,最重要的是改善跑姿。

 

如何有效預防跑步傷害?

那我們到底該怎麼做,才能降低受傷機率呢?以下這 5 個建議給你。

1. 調整訓練量與強度

不要一味追求跑量,進步的關鍵在於「有計畫的增加強度」。

 

像我自己在安排訓練時,會設定一個跑量目標(例如每週 40~50 公里),並且維持至少三週,讓身體有足夠時間適應。等身體適應了,再逐步增加跑量或強度。

 

我們在做間歇訓練時也是這樣的模式,強度週期穩定維持三週,才會考慮進一步加強,這樣訓練才有效,也比較不會受傷。

2. 肌力訓練輔助跑步

最基本的就是安排一週至少兩次肌力訓練。重點不是練多壯,而是強化你跑步時會用到的肌群,像是核心、臀腿、小腿、髖屈肌等。

 

肌力訓練方式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跑者也需要肌力訓練!11個動作讓你跑得更快、更輕鬆

 

3. 改善跑姿

跑姿這件事,光靠自己調整其實非常難,基本上是做不到的。因為跑姿一旦習慣,肌肉記憶就會形成,要靠意識去修正非常難,尤其是當你跑累或跑快的時候,根本顧不了姿勢,只會讓錯誤越來越固定。

 

最好的方法就是找教練幫忙,像我自己剛開始當選手的時候,也是被教練改了半年多才把跑姿稍微修正回來

 

4. 選對跑鞋

緩震鞋雖然對預防傷害有幫助,但跑姿也容易被「寵壞」。穿太舒服,腳跟落地、姿勢跑掉自己都不知道,長期下來會養成壞習慣。

 

建議日常訓練時可以穿薄底、無碳板的鞋子,更能感受腳的著地點和推蹬感覺,讓跑姿維持正確。真的要用碳板鞋或厚底鞋的話,就留給比賽日或特定課表使用就好。

 

另外,我們亞洲人腳板偏寬,鞋頭選太窄會擠壓腳趾,可以選擇寬楦 的跑鞋的。

5. 運動後恢復與伸展

按摩拉筋這些恢復動作一定要做,而且至少做個二三十分鐘。跑步就像重訓一樣,不是只靠訓練本身,而是「三分練、七分吃」。你練得再多,如果恢復做不好,成效還是有限,甚至更容易受傷。

 

如果真的訓練量比較大、身體特別疲勞,我自己會去游泳池泡冰水和熱水,做冷熱交替的循環,這樣能幫助血液循環,也有助於消炎和放鬆。

 

另外就是營養補充絕對不能忽略,我也會搭配一些運動補劑,像是鋅、鐵、鎂、BCAA。

 

跑步傷害常見問題

1. 受傷還能不能繼續運動?

很多人膝蓋一痛,就乾脆不跑了、也不運動了,但這樣只會讓情況更糟。越少動、肌肉流失得更快、機能下降得更嚴重,當肌肉沒辦法 Hold 住你的膝蓋時,後面甚至連走路都會痛。


我覺得一定要去看醫生,然後復健過程中,還是要維持運動習慣,像是游泳、飛輪、橢圓機、腳踏車這些都可以維持有氧能力。


2.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恢復跑步?

醫生通常會建議「完全不痛」再開始跑,但我自己如果在沒有疼痛的狀況下,就會先從一些低強度訓練開始做,像是走階梯這類的動作,能訓練到相同肌群,也能幫助身體提前準備回歸跑步。

 

跑步不會傷身,錯的觀念才會。學會正確訓練,活到老跑到老沒問題。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