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隔夜菜會致癌」這種說法,你一定聽過!但其實這樣的擔憂有點過度,只要保存方式正確、加熱有確實做到,不僅不會致癌,還能是忙碌生活中兼顧營養的好幫手。本文就來幫你一次搞懂亞硝酸鹽到底是什麼、正確保存該怎麼做,以及哪些食物要特別小心。
許多媒體報導將隔夜菜與致癌劃上等號,讓人心生恐懼,但真相真的這麼可怕嗎?
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?
一般人口中的「隔夜菜」通常指前一天沒吃完,留到隔天或之後食用的菜餚,放置時間超過 8 至 10 小時的熟食,即可被視為「隔夜菜」。
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?先決條件是將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好就沒問題!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亞硝酸鹽是什麼?真的有這麼可怕嗎?
至於隔夜菜的相關議題,大家一定聽過隔夜菜中有「亞硝酸鹽」,會致癌症!?真正具有強致癌性的是亞硝胺,並非亞硝酸鹽!但是從飲食途徑攝入的亞硝酸鹽量,以及在體內形成亞硝胺的量,對於大多數人來說,是否達到足以顯著增加癌症風險的程度,目前科學界的共識是風險相當低。
其實,蔬菜水果中天然存在的抗氧化物,如維生素 C、E,及富含多植化素,能有效抑制亞硝酸鹽與胺類結合,從而阻斷亞硝胺的形成。現在幫大家排除會不會致癌的疑慮之後,更可以放心地吃隔夜菜,因此正確地做好保存,避免食物安全疑慮更重要。
正確保存隔夜菜的關鍵原則
食品衛生管理成隔夜菜可否吃的安全關鍵!先來認識「危險溫度帶」是指 4°C~60°C,縮短食物停留在這個溫度帶的時間,因此保存技巧、充分加熱,是預防食物安全問題的關鍵。處理隔夜菜需注意以下步驟:
1. 冷卻與儲存
烹煮後,立即分裝成小份,盡速冷藏,縮短食物在室溫的時間。如是當餐吃不完的食物,也應在 2 小時內(夏天應於 1 小時內)盡速放入冰箱保存,需使用乾淨、密封容器將菜餚盛裝儲存。
2. 解凍
如遇到需要解凍的狀況,切記勿將食物放在室溫中解凍,因為暴露在危險溫度帶太久,容易有食安危機,建議使用微波爐、冷藏室進行解凍,減少暴露在危險溫度帶的時間。
3. 復熱
食物食用前須徹底加熱,確保食物中心溫度達到 75°C 以上,並維持至少 2 分鐘,才能有效殺死可能存在的病菌。如果使用微波爐加熱時,務必攪拌食物,可以加入少量水幫助受熱,並旋轉容器或選擇會內部盤子會旋轉的微波爐,以確保受熱均勻。重要的是勿重複加熱,食物每加熱一次,就多一次細菌滋生的風險,建議將要吃的部分取出,加熱即可。
哪些隔夜菜特別需要注意?
1. 葉菜類
因為本身硝酸鹽含量高,最好當餐食用完畢。若要隔夜,做好冷藏保存,且下一餐吃完。
2. 米飯
冷卻緩慢或在室溫下放置過久,容易滋生仙人掌桿菌並產生毒素 。即使冷藏,長時間存放(如超過 2 天)也可能滋生黴菌,所以應盡快冷卻並冷藏或冷凍保存。
3. 海鮮魚貝類
易滋生細菌,快速腐敗,若保存不當,可能產生組織胺,引發過敏反應,建議當餐食用完畢,如果不得已留下,應立即冷藏,最多存放一天,且僅能徹底加熱一次。
4. 涼拌菜 (Cold Salads/Dishes)
通常未經高溫烹調殺菌,且可能有生鮮食材和醬汁,極易滋生細菌,因為是涼拌菜隔夜後不再加熱食用,風險很高,因此如涼拌菜已上餐桌當餐吃完最好,如果是做好立即放入冷藏,應在 2 天內吃完,避免滋生細菌。
適合當隔夜菜的食物
任何食物只要遵循上述「正確保存與徹底加熱」的關鍵原則,都能成為安全的隔夜菜,現代人生活忙碌,或許提前準備菜肴,幫自己利用隔夜菜來輕鬆達成均衡飲食,也是一個權宜之下的選擇。
延伸閱讀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