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蔥剁剁剁,眼淚流流流,每次下廚,洋蔥總是演著最佳配角,無論是爆香提味,還是為料理增添一抹清甜。以下解析,洋蔥如何透過獨特的營養成分,幫我們護眼、顧心血管,還能促進腸道健康,並教你如何聰明吃,才能讓它的健康效益最大化!
洋蔥的營養成分解析,熱量低卻超營養!
以 100 克來解析不同顏色的洋蔥:
顏色 |
熱量 |
碳水化合物 |
膳食纖維 |
蛋白質 |
脂肪 |
黃洋蔥 |
39kcal |
9.5 |
1.4 |
1 |
0.2 |
紫洋蔥 |
29kcal |
7.3 |
1.5 |
0.9 |
0.1 |
白洋蔥 |
40kcal |
10.0 |
1.3 |
1 |
0.1 |
除了營養素之外,其實洋蔥裡面還有豐富的植物化學因子(又稱植化素),這些植化素包括槲皮素、有機硫化合物、花青素等。
洋蔥功效大集合:護眼、顧心臟、還能抗發炎
1. 抗發炎與抗氧化
槲皮素是洋蔥中最知名的抗氧化劑,有效對抗發炎反應,並清除身體自由基。而有機硫化合物,不僅賦予洋蔥特殊的辛辣味,也是會讓人流淚的原因,其中硫化物的抗發炎效果也甚佳,紫洋蔥中的花青素也是具高抗氧化能力的植化素。
延伸閱讀
吃「好油」抗發炎!營養師推薦Omega 3食物排名Top10
2. 護眼
又係因上述的抗氧化效果,洋蔥也是很好的護眼食物,因為眼睛都是細小血管,如果血管品質佳,就能達到護眼,因此這是一個很好顧眼睛的食物,又以紫洋蔥能力最佳,因為紫洋蔥中的花青素能夠清除自由基之外,讓眼睛增加暗適應能力,也能減緩眼睛疲勞。
3. 促進心血管健康
有機硫化物對於心血管保護能力好,對於越辛辣的黃洋蔥來說,護心效果更好,因其硫化物更多。
4. 維護腸道健康
洋蔥中富含果寡糖,可最為腸道菌叢的益生質,使腸道健康。
5. 抗肥胖
洋蔥的皮與底部的地方富含槲皮素,有研究顯示洋蔥可以抗肥胖,可以減少脂肪吸收,也可以抑制脂肪生成,也能將身體得慢性發炎緩解。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洋蔥要生吃還是煮熟?怎麼吃最健康
生吃能完整保留不耐熱的維生素及有機硫化合物,但辛辣味對腸胃道刺激較大,容易引起腹脹或不適。
熟食會部分流失營養素,但能大幅降低辛辣味,讓腸胃敏感者也能安心享用。更重要的是,將洋蔥與適量油脂一同烹調,能顯著提升脂溶性槲皮素的吸收率。
不同種類的洋蔥,也有不同的建議烹調方式。
顏色 | 口感與特點 | 主要優勢營養素 | 核心功效 | 建議烹調方式 |
黃洋蔥 | 味道最辛辣 市面常見 煮熟後高甜度 |
槲皮素、蒜素 | 強效抗氧化 抗發炎 |
適合煮熟 搭配油脂烹調可提升槲皮素吸收率 |
紫洋蔥 | 辛辣味中等 口感清脆 |
花青素、槲皮素 | 抗氧化能力最強,特別適合護眼 | 適合生食涼拌 能完整保留營養 |
白洋蔥 | 口感最甜 水分最多 辣味最淡 |
槲皮素最少 維生素C |
補充維生素 開胃消食 |
適合生吃或燉湯 甜味能提升湯品風味 |
※營養師小撇步:皮別丟,洋蔥外皮的槲皮素含量最高,洗淨後與湯品一同熬煮,能有效提升湯品的營養價值 。研究顯示,槲皮素還能幫助我們維持血管暢通、降低壞膽固醇,對心臟健康非常有益。它的含量在洋蔥外層與靠近根部的地方特別豐富。
洋蔥的禁忌與副作用
有幾類族群在食用時需要特別注意:
- 腸胃敏感者
洋蔥富含膳食纖維,容易在腸道中產生氣體,導致腹脹不適,建議這類朋友以熟食為主,或從少量開始嘗試。 - 服用抗凝血藥物者
洋蔥同時含有維生素K和蒜素,可能會影響到藥效。建議服用此類藥物的人,誤大量攝取,並且諮詢專業醫師與營養師。
洋蔥是我們廚房中健康夥伴。但記得,沒有任何一種「神奇食物」能夠取代均衡飲食的重要性。將洋蔥當作日常飲食中的選擇,與其他多樣化的蔬果、優質蛋白質和健康澱粉搭配,才能永保健康!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