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嗎,根據Herrington的研究統計,85%的男性有骨盆前傾的症狀、女性則是75%,但可怕的不是在這數據之高,而是不少人忽略了,現代人追求的翹臀,其實隱藏了骨盆角度歪掉的風險!
什麼叫做骨盆前傾?
你一定常聽到,但不知道具體的表現為何,很簡單,就是以下圖,來讓你看清楚。
骨盆前傾👇
骨盆後傾👇
正確的骨盆位置👇
這樣一看,是不是很清楚;簡單來說,骨盆前傾,就是骨盆的位置位移的現象,我們把他想像成一個狀況,就是骨盆為人體中心,是我們的重心,維持體態協調與平衡的關鍵;但卻因為久坐、或是不正常的健身鍛鍊,造成骨盆前傾的現象,讓骨盆處於不對的位置。
從肌肉、力學的生理層面來探討骨盆前傾,我們想像一個側面、人體站姿,位於身體中間位置的骨盆,前側下降、後側上升,造成人體為了保持平衡,上半身內凹,頭會往前突出、肩膀往前收,彎曲看似駝背。
而這種因為腿部、臀部、髖部、核心和背部的肌肉,處於不平衡狀態的骨盆前傾,就像小編剛剛形容的姿勢,下半身的突出,會造成體態上的傾斜病態,不只外觀上不美觀,更會造成小腹微凸、駝背症狀跟著來。要怎麼預防或是要怎麼檢視,是相當重要一環。
檢視自己是否骨盆歪斜方法
第一步 肉眼檢查
可以試著自己側面站在鏡子前,看看自己是否有像上圖骨盆位置歪斜的狀況。
第二步 就是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
你是否為辦公室久坐一族,因為久坐的關係,屁股的肌肉會因為長時間的放鬆,導致屁股無力,這樣就會造成屁股無力把骨盆下端往前推;同時,久坐也會讓腹肌無力,腹肌無力,便無法把骨盆上端以及腰椎往後推,讓骨盆的問題跟著來。
第三步 運動姿勢不正確造成
可能因為你有重訓或是健身習慣,卻在訓練時,姿勢不正確,誤以為骨盆前傾,就是練就出的翹臀、美臀、結實的臀大肌。
骨盆前傾對身體的影響
姿勢的病態傾斜,其實就是骨盆前傾會碰到的症狀,緊繃的肌肉或是無力的肌肉,都會造成腰背或是脊柱壓力,聯帶影響核心肌群、下半身,嚴重甚至會因為長時間的壓力,而有疼痛、發炎和抽筋情形發生。
好吧,這樣聽起來,骨盆前傾的影響,似乎不是那麼的立即和傷害,但,小心,長期的肌肉壓力會有積久成疾的發展,嚴重可能影響活動表現,造成肩膀痠痛、膝蓋疼痛、腰腹不舒服…等,相關肌肉骨骼症狀的衍生風險。因此,該怎麼預防?除了姿勢上的骨盆矯正,專業教練要示範幾招,跟著做,肌力訓練會有助於改善調整體態和骨盆前傾狀況。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臀部肌肉訓練教學
訓練一、The clam 蚌式 (加彈力帶or彈力環)
次數:12下為一組,左右腳各3組。
步驟:
- 開始時呈側臥姿,一手彎曲枕臥在耳邊,維持骨盆與脊柱在良好曲線,腹部核心穩定,另一手置於胸前側,輕撐地板穩定軀幹。雙腿屈膝、腳跟靠攏穩定,彈力環圈在大腿處。
- 吐氣時,將腿做外展的動作,意識集中於臀肌,吸氣回復起始位,並保持肌肉張力,意識專注於臀部肌群。
小提醒:沒有彈力帶也可以做,彈力帶作用為加強訓練。
訓練二、Bridge負重橋式
次數:12下為一組,共做4組
步驟:
- 開始時呈仰躺姿,雙腿打開與肩同寬並屈膝踩地,腳後跟盡量靠近臀部,雙手自然平放於身體兩側,腹部核心穩定
- 將意識專注於臀部肌群出力抬至身體成一直線,再緩緩放下,重複動作。
小提醒:腳放在平地、不加重量也可以做。把腳墊高是讓臀部訓練角度更大。增加重量是讓強度變高,讓臀肌更有感。
訓練三、Stiff leg deadlift 直膝硬舉(加槓片)
次數:12下為一組,共做4組
步驟:
- 雙腿打開與肩同寬,腳尖朝前並讓膝蓋與腳尖朝同一方向,維持骨盆與脊柱在良好曲線,腹部核心穩定。
- 保持軀幹體線的穩定,膝蓋微彎,吸氣將髖部往後推做延伸,上身自然前傾,將意識專注於臀部與腿後肌群,吐氣回起始位置。
小提醒:手部不加重量也可以做,增加重量是讓強度變高,讓臀肌更有感。
骨盆前傾,主要以體態和姿勢矯正為主,但還是需要花點時間來調整,才能讓骨盆回到它該有的位置,除了今天分享的動作以外,也可以利用皮拉提斯運動來矯正,但還是要提醒,自我檢視時,千萬不要放過自己,特別是不要自我感覺良好,以為翹臀就是美,因為這有可能就是骨盆前傾的徵兆,你卻被不標準的體態所蒙蔽。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那些更多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