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臉腫、下午腳腫好困擾?其實「水腫」不只是外觀問題,它反映出身體的循環與代謝出了狀況。從久坐、熬夜、吃太鹹,到荷爾蒙變化、疾病影響,通通都有可能是罪魁禍首。那麼該怎麼消水腫呢?搞懂病因、對症下藥,才能避免飽受水腫之苦啊~
事實上,水腫的原因有很多種,除了生活習慣不好,還很可能是疾病所造成的,像是:肝癌、心臟衰竭…等嚴重疾病的警訊,千萬不可以小看水腫!
水腫是什麼?為什麼會出現水腫?
「水腫」其實是體內的水分代謝失衡,導致組織間液體過多累積的現象。簡單來說,就是身體的水排不出去、堆在不該待的地方。
正常情況下,體內的血液與淋巴液會不停循環,把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,但當循環變慢、或腎臟、心臟功能異常時,水分就容易滯留,形成浮腫。
常見的水腫部位包括臉、眼皮、手、腳踝、小腿等,特別是下肢最明顯,因為受到重力影響,水分容易往下積。輕微水腫通常與生活習慣有關,例如久坐、吃太鹹、熬夜等,但若長時間不退,甚至伴隨呼吸困難或疲倦感,就要特別注意,可能是身體疾病發出的警訊。

8個常見的水腫原因
1. 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
沒錯,大部分水腫的人都犯下這個通病「久坐不動」,長期待在辦公室,上班工作一忙,就忘記起身走走,或是出國飛長途飛機,這些因素,會使人因為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,導致身體水分累積;特別最常見的水腫部位,就是雙腳,因為受到重力影響,水分集中在下肢。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2. 熬夜
當然,經常熬夜、生活作息不正常,不僅皮膚容易變差,身體又容易變肥,甚至是導致水腫,因為熬夜必須提起更多精神,強迫腎臟收回水、鈉,所以說隔天起床看起來變腫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3. 運動量不夠
既然久坐、久站都容易造成水腫了,那麼再加上少運動更是讓水腫的發生率增倍!因為運動量不夠,會使身體的新陳代謝率降低,因而血液循環不好,引發水腫問題。

4. 飲食口味太重
泡麵、零食、罐頭,還有聚餐外食,常會導致吃鹽分、鈉攝取過多,引發水腫。因此建議,無論外食或自己煮,口味清淡、食材不加工的健康取向為主,避免重口味。
5. 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攝取不足
飲食不均衡,不僅容易免疫力下降、發福的機率增加,還會有水腫問題。雖然一天平均攝取的熱量是足夠的,但蛋白質攝取的量不足,使身體肝臟合成的血清總蛋白質以及血清白蛋白質呈現低數值,很可能造成水腫、腹水。尤其,維生素與礦物質攝取量不足,例如:鉀、鈣、鎂…等,缺乏這些微量元素都很有可能會導致水腫。
6. 寒冷:血液循環不良
在房間、辦公室裡就是想開冷氣開到最強,有時候開太久還會冷到要拿外套、棉被披在自己身上,縮成一團肉球!最好改掉這個壞習慣,不僅不環保,也會造成身體血液循環不良,讓體內的水分容易堆積,使水分不容易被血液帶走,而導致水腫。

7. 荷爾蒙影響
內分泌失調、甲狀腺抗功能異常、女生在經期前後、婦女,這些原因也都會造成水腫。以女生最有感的月經為例,因為荷爾蒙的變化,黃體素分泌增加,讓身體新陳代謝率下降,體內不容易排出廢物、水分,所以會造成水腫。而女生又比男生容易水腫的原因,是因為女生的肌肉量通常比男生還要來的少,所以代謝比較差一些些。
8. 藥物、疾病
不只是荷爾蒙影響,有些藥物的副作用會帶來水腫問題,包括:避孕藥、部分止痛藥、降血壓、類固醇…等藥物,不過別擔心,等藥吃完再做適當的改善、治療,慢慢消水腫,一樣可以回到原本的臉型、身材的。
另外,有些心臟疾病、肝臟、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,本身血液循環不好、利尿功能差,水腫的現象又更嚴重,建議就醫診斷,並且配合醫師治療,把原本疾病治療好,水腫的問題也能連帶地逐漸改善。
如何判斷水腫程度?
如果水分沒有從體內排出,一直累積在身體裡,就成為多餘、不能用的水,還會讓身型很浮腫!但要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水腫?還是水腫的嚴重程度有多少?快一起來學以下這招。
- 用手指輕輕去按壓水腫的部位5到10秒
如果凹陷的時間越長、沒有立即回彈回來的話,水腫的情況越嚴重。 - 排尿量減少
平時排尿量變少外,如果半夜會偷跑廁所,恐怕也是水腫的現象。 - 到了晚上原本合腳的鞋子變更小、更緊繃
這個症狀很常發生在櫃姐、空姐、服務業…等長期久站工作者,務必適時休息,給雙腳有個喘息的空間吧! - 戒指不好脱下或臉、手、腳腫脹
有時候帶太緊的戒指,或是手環、手鍊,會讓血液循環不好,而血液不流通的情況下會造成水腫,最好換個大一號、鬆一點的飾品,帶在身上比較舒服,且視覺上感覺會比較瘦,不會有肉肉被擠出來。
如何消水腫?5個改善方法
1.多喝水、少鹽飲食
很多人以為水腫就要少喝水,其實正好相反!當你水喝得不夠時,身體反而會「儲水」自保,造成水腫更嚴重。建議每天至少喝足2000c.c.的水,幫助代謝廢物、排出多餘水分。同時也要減少鹽分攝取,像是泡麵、零食、醃漬食品、外食便當等,都容易讓你攝取過多鈉,讓水分更容易留在體內,導致水腫。
2. 多運動、促進循環
久坐或久站都會讓下半身循環變差,水分容易堆積在小腿和腳踝。每天安排 30 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瑜珈、游泳,不只幫助血液循環,也能讓淋巴系統更有效運作。就算沒時間,也可以在辦公室做些伸展或原地踏步,讓身體動起來,水就不會一直卡在那邊不走!
3. 按摩與抬腳
想加速排水,手動「輔助」也很有效!可以在泡完腳或洗澡後,用手從腳踝往膝蓋輕輕按摩,幫助水分回流。晚上睡覺前,也可以把腿抬高靠牆 10–15 分鐘,減輕下肢壓力。市面上也有很多腿部按摩器、壓力襪可以幫助促進循環,尤其對久站族或櫃姐來說很實用。

延伸閱讀
4. 高鉀食物幫助排鈉
鉀是人體中幫助「排鈉抗水腫」的重要礦物質,當體內鈉太多、鉀太少時,就容易出現水腫。
因此,如果有心想改變水腫問題,那麼從飲食開始著手吧!多吃蔬菜、水果,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,像是吃香蕉、番茄、奇異果,可以補充鉀;喝牛奶、吃堅果可以補鈣;而吃豆腐、木耳可以補充鎂。還有也要適量攝取蛋白質,例如雞胸肉,維持身體所需的能量。

5. 充足睡眠、正常作息
別再熬夜了!長期晚睡、作息混亂,會讓腎臟功能與荷爾蒙分泌失調,使體內水分難以代謝。尤其女生在月經前後更容易水腫,這時更要注意休息,讓身體有足夠時間修復與代謝。早睡早起、生活規律,才是養成不易水腫體質的關鍵!
腳水腫看哪一科?
大部分腳水腫的情況,可能是久坐、太鹹、少動等生活因素所造成,但如果長時間腫脹不退、單腳腫得特別嚴重、或合併胸悶、呼吸困難等症狀,就不能再拖了!建議這時候應該儘快就醫檢查,根據可能的成因,可先掛以下科別:
- 腎臟科
排尿異常、水分代謝異常 - 心臟內科
心臟衰弱導致血液回流不良 - 內分泌科
甲狀腺或荷爾蒙異常影響水腫 - 血管外科
靜脈曲張、深層靜脈血栓造成的單腳水腫
也可先到家醫科或內科門診初步評估,由醫師協助判斷是否需進一步轉診。記得,持續性的水腫絕不是小事,及早檢查、對症治療,才能從根本改善!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.png)











.jpg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