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加利亞分腿蹲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健身動作,做起來又痠又抖,但它帶來的效益也很高,每一下都會超有感!保加利亞分腿蹲能同時強化臀、腿與核心穩定度,是塑造下半身線條的必練動作之一。
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保加利亞分腿蹲的正確做法、常見錯誤、動作變化,以及它和一般分腿蹲的差異,帶你練出穩定又有線條的下半身!
保加利亞分腿蹲是什麼?好處有哪些
1. 強化臀腿線條,練出緊實下半身
由於單腳支撐時肌肉負擔更重,後腳抬高的設定也延長了動作的行程,因此能更有效地刺激臀大肌、股四頭肌、腿後腱肌群,達到全方位的下半身訓練效果。
2. 改善平衡感與核心穩定度
由於身體重心完全落在單腳上,訓練過程中核心肌群必須持續啟動來維持平衡。長期練習能提升核心穩定性、身體控制能力,讓動作更穩、更省力,也能預防運動傷害。

3. 改善左右腿肌力不平衡
許多人在做雙腳訓練時,會不自覺讓「慣用腳」出力較多。透過保加利亞分腿蹲的單腳訓練方式,能有效修正兩側肌力差異,建立更均衡的下半身力量基礎。
4. 提升身體控制與功能性表現
保加利亞分腿蹲屬於高效的功能性訓練動作,能強化單腳支撐力與髖關節穩定度。這對跑者、登山者或需要動態爆發力的運動族群都很有幫助。
保加利亞分腿蹲 vs 一般分腿蹲:到底差在哪?
1. 分腿蹲(Split Squat)
分腿蹲是前後腳踩地的單腳訓練動作,重心比較平均,適合初學者練習平衡與基礎腿力。

2. 保加利亞分腿蹲(Bulgarian Split Squat)
保加利亞分腿蹲則是將後腳墊高,重心更集中在前腳,能讓臀部與腿後腱肌群參與更多,對核心穩定性、平衡控制的挑戰也更高。
保加利亞分腿蹲的正確做法
- 找一個高度適合的台階,雙腳與肩同寬,將右腿抬起,將腳背放在長凳上。
- 前腳則踩穩地面、腳尖對齊膝關節,核心收緊、肩膀自然下沉,視線朝前。
- 吸氣時,用臀大肌的力量慢慢向下蹲。
- 下蹲至前腿大腿幾乎與地面平行,或感受到臀腿明顯拉伸,記得讓前膝保持與腳尖方向一致,不要內夾或超過腳尖,以免造成膝蓋壓力。

- 吐氣,用前腳大腿發力推回起始位置,過程中保持核心出力、身體穩定,不要讓上半身晃動。
- 重複 8-12 次換腳,做 2-3 組。

保加利亞分腿蹲常見錯誤與調整方式
保加利亞分腿蹲其實非常考驗平衡感與核心穩定度,因此初學者常會出現動作錯誤。若姿勢不正確,不只效果大打折扣,還會造成膝蓋或下背壓力。
以下是幾個常見錯誤與矯正方式:
1. 站距太近或太遠
前後腳距離不當會影響重心與發力點,距離太近會讓膝蓋超過腳尖、壓力集中在關節上;太遠則會讓髖關節過度伸展、影響平衡,難以穩定發力。

<調整方式>
剛開始,可以先抓後腳到前腳約一個半到兩個腳長的距離作為基準。若下蹲時覺得膝蓋被擠壓,代表站太近;若感覺重心偏後、身體快往後倒,則是站太遠。
2. 上身前傾過多或過直
其實保加利亞分腿蹲的上身角度並沒有「唯一正確」的做法,直上直下或維持一點傾斜角度都可以,只是角度不同,發力部位也會跟著改變。
前傾角度較小,刺激會集中在大腿前側;前傾較大,則能讓臀部與腿後肌群的張力更明顯,更適合想訓練翹臀線條的人。

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:
- 若身體太筆直、整個軀幹幾乎垂直,重心會過度壓在前腳膝蓋上,容易造成膝蓋壓力。
- 相反地,若前傾角度太大,身體幾乎折成「彎腰」姿勢,會讓下背長時間承受張力,導致代償用力、甚至拉傷風險。
<調整方式>
如果你的目標是練翹臀,建議保持上半身微微前傾約 30~45度、核心收緊,讓脊椎維持自然中立,順著傾斜方向慢慢向下蹲,讓身體重心落在前腳上。
保加利亞分腿蹲退階&進階版
保加利亞分腿蹲退階
1. 弓箭步蹲
雙腳前後分開、兩腳都踩在地上,讓身體能獲得更好的平衡感,前腳膝蓋保持在腳踝正上方、後腳腳跟自然離地,下蹲時感受前腳臀腿的出力。

這個版本能幫助你熟悉單腳下蹲的重心控制與核心穩定,為之後的保加利亞分腿蹲打好基礎。
2. 扶牆輔助
若在練習保加利亞分腿蹲時感覺重心不穩、容易搖晃,可以在身旁放一面牆或拿東西作為支撐,這樣能幫助你維持身體平衡、專注在正確的下蹲軌跡與發力,逐步培養穩定性。

保加利亞分腿蹲進階
手持啞鈴或壺鈴進行訓練,可以增加下肢肌肉張力與力量。若想更強化核心控制,可以採用單手持重的方式,迫使身體啟動更多穩定肌群,進一步提升核心抗傾斜能力與平衡控制力。

建議進階訓練仍以動作穩定、姿勢正確為前提,不要急著加重,而是確保每一下都能確實感受到臀腿發力與控制。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.png)











.jpg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