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練出厚實又飽滿的胸大肌,下胸線條是決定整體胸型輪廓的重要關鍵!你知道怎麼練才能出現更立體的胸肌線條嗎?本文將從胸肌結構、常見錯誤、實用動作推薦,帶你一次搞懂下胸怎麼練最有效!
很多人在健身一段時間後,會開始特別在意胸部下緣的線條。因為下胸一旦沒有輪廓,就會讓整體胸型看起來下垂沒精神;反之,下胸線條清楚時,不但讓整個胸肌看起來更飽滿有型,也更有立體感和肌肉的切割度。
下胸能單獨練嗎?
開始訓練前,要知道:下胸並不像二頭肌、三頭肌那樣能被完全獨立訓練。雖然我們常把胸肌分為上、中、下、外側、內側,但這些區域其實只是根據訓練角度來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,很難完全只用下胸出力。
不過別擔心,只要選對動作、掌握下斜或低位夾胸的角度,還是能有效強化下胸的參與度,雕出清晰的下胸輪廓。
為什麼你的下胸沒有輪廓?常見原因解析
練了好一陣子還是胸肌不明顯?很可能是以下幾個常見原因:
1. 基因
聽了可能會有點洩氣,但基因的確在胸型發展上佔了不小的影響。有些人天生胸肌附著點比較高,導致下胸的肌肉不容易突出;而有些人剛好相反,下胸一練就很明顯。
雖然肌肉的形狀和起始點無法改變,但我們可以透過正確的訓練方式,盡量強化視覺上較弱的部位,讓整體胸型看起來更平衡、飽滿。
2. 體脂太高
體脂太高的話,肌肉線條會被脂肪遮住,就算有練也看不出來。建議搭配有氧、飲食控制,把體脂降到 12~15%,才會開始看到胸部的清晰線條。
3. 肌肉量不夠
有些人看起來胸部平平的,不是因為脂肪太多,而是肌肉量本身就不足。想讓胸肌輪廓變明顯,就得先把肌肉練起來,讓肌肉撐開皮膚,才會出現你想要的線條感。這時候可以用中重量、適中次數(8~12 下)來進行穩定漸進的訓練。
4. 訓練不足或方式錯誤
很多人胸部訓練都只做平板臥推或上斜臥推,這樣確實能強化上胸與整體胸大肌,但對下胸刺激就比較有限。如果想強化下胸線條,必須刻意加入下斜角度的動作,像是下斜槓鈴胸推、下斜啞鈴推舉,或是滑輪夾胸的飛鳥動作。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好康,快來免費體驗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下胸怎麼練?3 動作推薦
從下斜或由下往上的方向出力,才能針對下胸肌纖維進行有效刺激。以下這 3 個動作
1. 下斜槓鈴胸推
(1) 躺在下斜椅上,角度約 15~30 度,下半身固定、腳勾住支撐桿
(2) 雙手握槓,略寬於肩(約 1.5 倍肩寬),下放時前臂與地面垂直,保持肩胛穩定、手腕不壓迫。
(3) 吸氣時,控制槓鈴慢慢下降,落點對準胸部下緣(劍突附近)
(4) 吐氣時用胸部發力將槓鈴推起,手臂幾乎伸直但不鎖
死
2. 下斜啞鈴胸推
(1) 躺在下斜椅上,雙手各持一啞鈴放在大腿上,準備平衡起始位置
(2) 將啞鈴推至胸部正上方,掌心朝前,略呈八字形
(3) 吸氣、慢慢將啞鈴下放至胸下緣外側,手肘與軀幹呈 45~60 度角
(4) 吐氣時用胸部力量將啞鈴推回起始位置。
3. 滑輪飛鳥夾胸
(1) 調整滑輪至高點,雙手各握住把手,將手臂帶到身體前方,與軀幹成 45 至 60 度的位置。
(2) 身體微微前傾約 15~20 度,膝蓋微彎、腰背打直,手肘微彎、肩胛穩定、核心收緊,維持穩定站姿。
(3) 有控制的將滑輪置於身體兩側,再從兩側上方開始,往下夾至胸前中線位置。
(4) 頂點停留 1 秒,感受下胸肌肉的收縮後,再重複動作。
延伸閱讀
除了這些下胸訓練,其實整體胸肌都要顧到,練出飽滿胸型才會好看。但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健身,記得把基本功練好,比什麼都重要!推薦以下這兩個動作給新手。
初學者胸肌訓練方式
1. 伏地挺身
伏地挺身可以訓練全身整體肌肉,如果想要加強訓練局部肌肉,則可以透過微調姿勢達成。像是減少雙手距離,可以幫助訓練三頭肌;增加雙手距離,則可以訓練外胸肌。
(1) 雙手略寬於肩,下放時手掌需對於胸線,身體成一直線。
(2) 降低身體至胸部接近地面,再用胸肌推回起始位置。
(3) 避免塌腰或聳肩,可增加次數調整難度。
2. 胸推機
胸推機是健身房裡最適合新手練胸的器材之一,路徑穩定又安全,還能幫助你學會用胸部發力的感覺。
(1) 調整座椅高度,確保推把與胸線同高,太高或太低都容易造成肩膀代償或出力角度錯誤。
(2) 背部貼緊靠墊、下收肩胛,雙腳平放地面,保持身體穩定不要晃動。
(3) 雙手握住推把,略寬於肩、前臂保持平行,手腕保持中立不壓迫。
(4) 用胸肌出力將推把往前推直,但手肘不要完全打直鎖死。
(5) 慢慢下放,直到手肘接近身體側邊,稍微停留 1 秒收縮胸肌後再繼續動作。
只要選對動作、掌握角度,加上穩定飲食與訓練節奏,相信你一定能練出有型又立體的胸肌!
延伸閱讀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