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自己長了「骨刺」,是不是有點嚇到?事實上,只要有關節的地方,就有可能產生骨刺,9 成的骨刺通常不會影響日常生活。所以,不一定要動刀!只要透過正確的復健訓練和生活調整,就能減少不適,好好與它和平共處。
骨刺是什麼?它是怎麼長出來的?
骨刺,醫學上稱為「骨贅」,其實就是骨骼的自然增生,類似身體對關節退化或受損的一種修補反應。它常發生在脊椎、膝蓋、髖關節等地方,但這並不代表它的出現一定會帶來麻煩。就像老房的牆上多了斑點,不代表房子就要垮了。這些骨刺的成因通常有幾個:
- 關節退化
年紀大了,骨頭磨損得多了,身體為了保護關節,自然地補上了些額外材料,結果就是長出骨刺。 - 發炎反應
關節炎、骨關節炎等病症會讓關節長期發炎,也可能促使骨刺生成。 - 姿勢不良或脊椎問題
經常低頭看手機,或長期姿勢不對,都可能導致脊椎局部壓力太大,久了骨刺就冒出來了。
骨刺不一定跟症狀有關
這才是重點!長骨刺不代表一定會有症狀,甚至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有骨刺。如果你做 X 光時發現有骨刺,很多時候,它其實只是靜靜待在那裡,完全不影響你走路、運動、甚至日常生活。
只有當它壓迫到神經或其他組織時,才可能出現疼痛麻的情況,如果骨刺真的不幸壓到神經,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:
- 頸椎骨刺
可能會讓你的脖子僵硬,甚至引發肩膀和手臂的疼痛或麻木。 - 腰椎骨刺
可能讓你感到下背痛,甚至腿部無力,尤其是站久或走久之後會特別明顯。 - 神經壓迫
如果骨刺壓到脊神經,刺痛、麻木感可能會順著神經路徑延伸,像坐骨神經痛或臂神經痛。
但別忘了,很多時候這些症狀不一定是骨刺引起的,其他問題像椎間盤突出、脊椎滑脫也可能產生類似症狀,需要醫療專業鑑別診斷。
骨刺的治療:要開刀嗎?還是復健就好?
事實上,很多骨刺造成的症狀都能透過非手術治療控制。以物理治療來說,可以強化周圍肌肉,減少骨刺對關節和脊椎的壓力,有助於改善疼痛和活動度。
1. 頸椎 - 收下巴
收下巴的動作,可以訓練頸部深層肌群,同時伸展頸椎。坐姿下,肩膀輕輕往後上、輕收小腹。維持頭往天花板延伸,臉維持平行椅背,接著做出下巴靠近脖子的感覺,停 10 秒鐘,一天做 10 下、3 組。
2. 腰椎 - 雙膝抱胸
仰躺、雙手放身體兩旁、雙腿直膝。自然吸氣準備,吐氣時用手把膝蓋抬到胸口,吸氣後膝蓋返回,一天做 10 下、3 組。注意過程輕鬆而且不會不舒服、肩頸放鬆。
3. 核心訓練 - 死蟲式
仰躺、雙手舉高、雙腳屈膝放在地上。肚子輕收、接著抬起一隻腳,維持腰椎弧度不拱腰,直到大腿跟肚子垂直。保持呼吸、一樣維持腰椎弧度不拱腰,再把腳放回到腳跟接近地面,換另一隻腳抬。兩腳各做 10 下、3 組。
其他還有藥物治療、注射療法、脊椎牽引...等都能改善不適。當這些方法都沒用,且骨刺嚴重壓迫神經或影響你的日常生活,才會考慮手術。
骨刺常見 QA 總整理!
1. 骨刺會消失嗎?
不會。通常骨刺不會自己消失,但這並不影響你控制症狀,生活還是可以照樣過得舒服。
2. 長骨刺一定要開刀嗎?
不一定!只有在症狀嚴重、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,才會考慮手術。大部分的骨刺都可以靠復健和藥物來改善。
3. 年輕人會長骨刺嗎?
會的!雖然骨刺多見於年長者,但年輕人因姿勢不良、過度使用關節或外傷也可能會長骨刺。
4. 長骨刺要看哪一科?
可以先去看骨科,若有懷疑神經壓迫的現象,可以到神經內科做檢查。物理治療師和復健科也能為疼痛跟功能提供很大幫助。
5. 怎麼保養脊椎、預防骨刺?
如果想避免骨刺來報到,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:
- 保持正確姿勢
別低頭看手機太久,坐著時保持脊椎自然向上延伸。 - 規律運動
增強肌力,尤其是核心肌群,搭配適度柔軟度恢復,能有效減少關節壓力。 - 均衡飲食
攝取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,維持骨骼健康。 - 保持理想體重
避免過重增加脊椎的負荷。
延伸閱讀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