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重有著悠久的歷史,更是每屆奧運會備受矚目的項目,不過,你看得懂舉重比賽嗎?同樣是把槓鈴舉起,抓舉、挺舉又有什麼差別呢?來了解舉重比賽的規則,下次在電視機前幫台灣選手加油時,再也不會看的一頭霧水了。
想必大家對於台灣的舉重女神「郭婞淳」並不陌生,在東京奧運時,她以漂亮的成績奪得金牌,更破了舉重女子59公斤三項(抓舉、挺舉、總和)的奧運紀錄,非常不簡單!這個在東奧時,使所有人熱血沸騰「舉重」項目,還有什麼有趣的地方,一起來了解吧。
舉重是什麼
- 舉重的起源
舉重這項運動,早在這些健身房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,埃及古墓的壁畫中,就有記載法老們舉起沙袋鍛鍊身體的圖示。
1896 年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奧運會上,舉重運動首次亮相於奧運會,當時的沒有按照運動員的體重分級別,只有單手挺舉和雙手挺舉,在1900年的奧運短暫消失後,1904年重新出現,剛開始,只有男性可以參加,一直到2000年的雪梨奧運會上才有女子舉重。 - 國際舉重聯合會
國際舉重聯合會nternational Weightlifting Federation,縮寫:IWF,簡稱國際舉總,是一個總部設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國際舉重運動管理機構,反對任何政治、種族和宗教信仰的歧視,理想是使舉重運動成為推動世界和平和相互理解的一種手段。
國際舉總負責發展世界的舉重運動、加強各國舉重協會和運動員之間的友誼和合作、幫助各國舉重協會開展舉重運動、管理和協調世界範圍的國際舉重比賽、確定比賽規則、培訓裁判、協調和確定國際比賽和其他活動日程、批准世界紀錄…為其宗旨與任務。 - 抓舉、挺舉的差別
抓舉是一口氣把槓鈴由地面往上拉,高舉過頭,挺舉則是可以先將槓鈴平舉至齊胸,然後再舉過頭,但是這兩種動作,都必須一次完成,中間不能有任何停頓。
●抓舉
抓舉的動作可以拆成「一拉→二拉→接槓」, 不過,這些動作必須是連續不中斷的,過程中,手肘不可彎曲、肩膀不能晃動,也不能有第三點碰到槓鈴。
●挺舉
挺舉是2個動作的組合,先上博(Clean),再上挺(Jerk),從播報選手姓名後即開始計算時間,一分鐘之內要完成動作 - 舉重困難的地方是什麼
比起健力三項(臥推、深蹲、硬舉),舉重的行程更長,要將槓鈴從地面高舉過頭,除了最大肌力,還講求運動員的技術、協調性、靈活度、關節柔軟度,還有瞬間爆發力。舉重項目在奧運會中,也有多例選手受傷的紀錄,當核心沒有穩定,或是其中一腳打滑,上百斤的槓鈴壓在身上都是有可能的,所以需要極強的全身控制力。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舉重規則介紹
- 量級區分
舉重比賽依參賽者體重劃分不同組別,目的是為了抵消體重的優勢,使比賽更公平,國際舉重聯合會在去年底時,將量級區分做調整(如下)
男子組 女子組 原本量級 61、67、73、81、96、109、109公斤以上 49、55、59、64、76、87、87公斤以上 調整後量級 61、73、89、102、102公斤以上 49、59、71、81、81公斤以上級。 - 服裝規定
舉重背心規定:必須穿著連身的舉重背心,不可以有領子,也不能遮住手肘或膝蓋,且不能穿 T 恤和短褲來代替。 - 判決及計分方式
舉重比賽分為兩種姿勢,就是上面介紹的「抓舉」和「挺舉」,每個選手在這兩個項目都有3次試舉機會,選手會在比賽前兩小時開始過磅,體重較輕的排前,體重較重的排後,每次試舉後休息一分鐘半。
如抓舉或挺舉其中一種沒有成績,便失去比賽資格,名次以加總成績計算,若有選手成績相同,則以挺舉成績最低者勝出;如挺舉成績相同,則先舉起該重量者獲勝。因此在比賽過程中,成績落後或上場順位較後的選手必須試舉更重的重量,才能避免因成績相同而依規則被判落敗。
亞洲舉重錦標賽、世界舉重錦標賽會有單項成績另計,但全國運動會、亞洲運動會、奧林匹克運動會,只要屬於「運動會」都只算總成績。
初學者可以練舉重嗎?
重量訓練有增加肌力、提升新陳代謝、幫助減脂等好處,所以對於任何年齡、性別,重量訓練都是必須的,不過,舉重並非一般的重量訓練,是技術含量非常高高的動作,一定要有專業的教練陪同才能確保姿勢正確、降低受傷的風險,初學者可以先拿木棍、窗簾桿,從訓練整個行程的軌跡開始。
在更了解舉重規則與困難點後,會發現舉重不只是用雙手舉起槓鈴,而是一項充滿力與美的競賽。
延伸閱讀
想學CrossFit訓練肌耐力?沒有先打好訓練基礎,恐傷身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
文章參考資料來源
What are the rules of weightlifting? Score, categories, Indians at Olympics
Origin Of Weightlifting
2017~2020技術與比賽規則
原始發佈日期: 三月 11, 2022, 更新日期: 九月 4, 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