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堵新冠肺炎,現在無論是上班、進醫院、健身房、搭乘高鐵…等都需要量體溫,要確定體溫沒有超過37.5度,沒有發燒才能夠進入。由此可知,體溫變化也是生病指標之一,但體溫該怎麼量,才算正確呢?
現在進出公共場合,常見運用紅外線熱像儀來測量體溫,除了方便、也不會有衛生問題,也節省人力。但其實量體溫的方式有6種,根據這6種不同的方式,發燒定義也都不太一樣喔!
測量體溫的六種方式
體溫測量方式 |
額溫 |
耳溫 |
口溫 |
腋溫 |
紅外線熱像測溫 |
肛溫 |
使用工具 |
紅外線額溫槍 |
紅外線耳溫槍 |
電子體溫計 |
1.電子體溫計 2.水銀溫度計 |
紅外線熱像測溫儀 |
1.電子體溫計 2.水銀溫度計 |
測量時間 |
數秒 |
數秒 |
30秒~1分鐘 |
1.30秒~1分鐘 2.3~5分鐘 |
0.5秒 |
1.30秒~1分鐘 2.1~3分鐘 |
發燒標準 |
>37.5℃ |
>38℃ |
>37.5℃ |
>37℃ |
>37.5℃ |
>38℃ |
優點 |
快速、方便、衛生,適合所有人使用 |
快速、方便 |
溫度準確度高 |
適合3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 |
大範圍測量、快速、方便、適合所有人使用 |
溫度準確性高 |
缺點 |
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 |
如果不換耳套,容易有衛生疑慮 |
容易受食物影響口腔溫度;清潔沒做好容易交叉感染 |
容易受汗水影響 |
價格高、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、需複測 |
具侵入性;清潔沒做好容易交叉感染 |
不適合族群 |
無 |
3個月以下的嬰兒 |
嬰兒、意識不清者 |
腋下容易流汗者 |
無 |
無法控制的孩童、容易腹瀉者、有傳染症狀者 |
1.額溫
常見的額溫槍,其實非常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體溫量測的準確度,使用額溫槍之前也要先跟環境溫度達到平衡,才能進行操作。而天氣太熱、剛拿下帽子…等,都可能會讓我們的體溫變高,讓機器判讀有發燒的疑慮。
2.耳溫
有些耳溫槍需要套上耳套,除了衛生的因素之外,不加耳套也有可能會讓測量不準。雖然耳溫的發燒判斷是超過38度才算發燒,但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介於 37.5~38℃之間可能是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喔!建議還是要持續追蹤,或是詢問專業的醫護人員。
3.口溫
進食、喝水、抽菸,都會影響口腔的溫度,在測量口溫前要避免會影響口腔溫度的行為。如果有進食,要等30分鐘後再進行測量會比較準。
4.腋溫
在測量時,如果流太多汗,體溫測量也會不準,要盡量保持腋下的乾燥,才不會讓汗水影響體溫高低。
5.肛溫
測量時姿勢需要固定不能亂動,以免溫度計造成肛門受傷。測量肛溫要特別注意衛生,最好是個人使用,避免交叉感染。
6.紅外線熱像測溫
為了減少第一線人員與民眾的接觸,機器會設在大量民眾進出地方,像是:機場、高鐵站、捷運站…等,節省時間也相對安全。雖然可以同時間,對多數人進行體溫檢測,但卻可能因為受到攜帶熱食影響準確性;也因此當熱像測溫螢幕顯示有體溫異常時,除了先檢查手邊是否有高溫物品,接著再用額溫或是耳溫複測,讓防疫更加萬全。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人為什麼會發燒?
生病的時候發燒,許多人都急著去看醫生吃退燒藥。但…你知道嗎?發燒其實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。
1.發炎反應
發燒是人體發炎所造成的現象,有些是外來的感染源,像是病毒、細菌所引起的,而有些是體內細胞異常發炎所導致,例如:痛風、癌症…等。體溫上升可以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,也能強化殺死病毒和細菌的能力。
一般民眾會認為發燒就一定要吃退燒藥,但退燒藥的效果也只能維持幾個小時,病程如果還沒結束,再燒起來其實是很正常的事。如果燒到一個禮拜以上都還沒退,就可能要追蹤,是否有其他病因導致高燒不退。
2.中暑
中暑也會導致體溫升高,但跟感冒發燒原理不一樣。中暑導致的發燒是身體無法散熱所造成的,而嚴重的中暑有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,中暑時最好先採用物理方式降溫,用40%濃度的酒精擦拭身體,在額頭、腋下放冰袋降溫,補充水分維持正常生理機能,當然還是建議盡快送醫。
體溫過低也很危險?!
我們比較常注意高體溫會引起的問題,卻忽略了體溫低可能也是身體發出來的警訊!
1.免疫力下降
免疫細胞在正常運作時,人的體溫通常會超過36.5℃,而低於36℃就代表免疫力差。當體溫下降1℃,白血球提供的免疫力會減少37%;而體溫上升1℃,免疫力則可以增強5~6倍。免疫力下降也更容易讓人生病、代謝遲緩還會提早老化。
2.自律神經失調
自律神經有調節體溫的作用,所以體溫過低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發出來的警訊。自律神經失調,可能導致多種症狀的產生,例如:頭痛、頭暈、睡眠障礙、腸胃道不適…等。自律神經失調,也是許多精神疾病常見的特徵,可能是精神壓力大、長期睡眠不足、工作繁重…等原因影響。
3.癌症容易找上門
癌細胞喜歡的身體正是35℃的低體溫,所以當壓力引起的低體溫環境成為常態時,就是癌細胞的最佳培養皿。想要讓癌細胞遠離身體,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免疫力,讓體溫維持正常溫度,平常要適當的減輕壓力,才不會容易引起身體病變。
量體溫的動作看似簡單,但在體溫的變化卻藏了很多資訊。最好能夠每天記錄自己體溫的變化,了解自己的正常體溫範圍。如果有不正常的變化,才能早點發現自己的身體有可能處於生病的情況。
延伸閱讀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那些更多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