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肌腱炎常出現在運動員或是體力勞動者身上,現在反而成了文明病,比想像中更容易發生。最令人害怕的是,日常生活的所有動作都有可能引發肌腱炎,像是滑手機、打電腦、抱小孩、做家事等等,一定要在還沒發生之前先學習如何預防。
肌腱炎雖然不會有立即的危險,但千萬別小看,它痛起來是很不舒服的,關節周圍會感到鈍痛、腫脹,初期若沒有好好休息,還有可能發展成慢性肌腱炎,除疼痛外還會伴隨無力、麻痺、動作僵硬等症狀。
什麼是肌腱炎?
連接肌肉與骨骼的膠原組織稱為肌腱,若使用不當就可能發生肌腱炎。最常見的原因是在運動或工作時經常做重複的動作,造成肌腱反覆拉扯、壓迫,讓肌腱產生許多微小的撕裂傷,因為組織內的血液循環不如肌肉,若沒有充分休息,就會造成肌腱沾黏,導致肌腱炎。
常引發肌腱炎的部位
肌腱炎可能發生在任何肌腱中,包括手指、手腕、手肘、肩膀、膝蓋、腳踝以及腳跟等,有些常見的肌腱炎甚至有專有名稱。
- 媽媽手
媽媽手的常見症狀是拇指根部附近疼痛、腫脹、無法出力,拇指彎曲或手腕轉動時疼痛會加倍,嚴重時,還會造成肌腱沾黏,使手腕活動更困難,病情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持續太久,疼痛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到拇指、前臂。
好發族群:家庭主夫/婦、廚師、上班族、會計人員、服務生、低頭族 - 扳機指
板機指是靠近食指根部的腱鞘炎,因為手指過度使用,導致肌腱發炎、手指無法完全伸直,當用另一隻手去扳動卡住手指的時候,它會像扣板機一樣突然彈起。
好發族群:家庭主夫/婦、上班族、農夫、鋼琴家
(圖片來源) - 網球肘
網球肘的學名叫「肱骨外上髁炎」,過去是因為網球選手長期在揮拍的過程中,肌肉拉傷,給予肌腱過大壓力,導致前臂肌肉的肌腱,附著在肘部外側的骨頭凸起的地方疼痛。
好發族群:運動員(羽球、網球、攀岩或擲標槍選手)、廚師、成衣加工員、資源回收廠人員、家庭主婦、木工 - 高爾夫球肘
發生在肘部的內側,也稱為「內側上髁炎」,疼痛感會沿著前臂內側延伸,蔓延到您的前臂和手腕。
好發族群:高爾夫球員、廚師、電腦及文書工作者、家庭主婦、美髮師、作業員 - 膝蓋髕骨肌腱炎
又稱跳躍者膝,由於膝蓋肌腱反覆拉扯或過度運動所造成,但膝關節比起身體其他部位,較難完全休息,建議可穿戴護膝,使膝關節獲得較好的支撐性。
好發族群:運動員(籃球、排球、網球、羽球、足球)、建築工人 - 阿基里斯肌腱炎
阿基里斯肌腱是是人體最大也最強韌的韌帶,但也會因過度使用而造成傷害及退化,最常發生於活動量低的人突然增加運度的強度和時間。
好發族群:假日運動員(只在假日運動的人)、體重過重者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肌腱炎如何治療
大多數肌腱炎病例可以透過家庭療法、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來減輕疼痛,急性期適度的休息、冰敷、局部壓迫以及抬高固定保護患部是最重要的。
- 休息
避免增加疼痛或腫脹的活動,休息對組織癒合至關重要,但這並不代表要整天躺在床上,還是可以進行其他不會對受傷肌腱造成壓力的活動和鍛煉。 - 適當負荷
受傷部位完全休息幾天後,脫離急性期,就能在可承受的範圍內移動,以保持關節的靈活性、增加血液循環、促進肌腱重整。另外,適當的伸展運動可以增進組織的柔軟度,加速組織修復。 - 冰熱敷
為了減輕疼痛、肌肉痙攣和腫脹,受傷後當日可以冰敷,每次低於十分鐘,也能用冰浴取代冰敷。當患處發熱及腫脹消退,痛楚減輕,可以開始用熱敷的方式加速血液循環,幫助消除慢性炎症、舒緩痛楚及去腫。 - 壓縮
腫脹會導致受傷關節失去活動能力,請壓縮該區域直到腫脹停止,最好使用繃帶或壓縮彈性繃帶。 - 抬高
將受影響部位抬高到心臟水平以上可以減少腫脹。
若物理治療及藥物治療未能解決症狀,醫生可能會建議手術或其他程序。
肌腱炎如何預防
肌腱炎其實是身體在反映:「你給這塊肌肉和關節施加太多壓力了。」其實正當的使用肌肉,肌腱炎是可以預防的。
- 避免使用重複動作
重複使用同一個部位是引發肌腱炎最大的原因,不管是工作還是運動,都要適時休息,也要避免久坐、長時間滑手機的壞習慣。 - 肌力鍛鍊
全身性的鍛煉有助於保持肌肉、骨骼和肌腱強壯,並可以降低受傷和肌腱炎的風險,但要注意不要過度,以免傷到自己。
延伸閱讀
重量訓練好難?!新手入門方法到安排訓練課表,一次學會! - 運動前暖身
在運動前進行暖身使體溫升高,並跟著自己的節奏逐漸增加強度,當肌肉為了運動已經做好準備,可以發會更大的力量與韌性,更不容易受傷。 - 改善不正確的姿勢與習慣
除了木匠和建築工人等體力勞動者容易患肌腱炎,上班族也是肌腱炎的高風險族群,因為長時間在辦公桌前工作,肩膀、肘部和手腕承受的壓力時常被忽略。
擁有良好的姿勢可以將的體重均勻地分佈在肌肉群上,避免對肌腱、肌肉和關節造成不必要的緊張和壓力。
延伸閱讀
快學!正確坐姿4重點 告別粗腰肥臀
休息後如果無法改善症狀,一定要趕快就醫治療,否則拖延愈久所需要的治療期間也會延長。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那些更多資訊呢?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
參考資料來源
Tendinitis
原始發佈日期: 十月 18, 2021, 更新日期: 一月 5, 20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