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健康與運動, 上班族健康與運動, 男性健康與運動, 高齡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 | 27 分鐘閱讀

罹患率高達90%第二型糖尿病人,都是這些後天生活習慣所造成!

Written by Nell
Nell
 

新一代國民病「糖尿病」,在台灣的盛行率已經超過11%,罹患人數超過230萬。其中第二型糖尿病占比達90%以上,因為他們都有這些生活習慣。若不改善,失明、中風、心血管疾病各種併發症等著你。

 

台灣國病已經不再只有肝病、腎臟病,新一代國民病「糖尿病」也上榜,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糖尿病衛教學會共同統計的「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」,台灣糖尿病的盛行率已經超過11%,患者人數超過230萬人,由以上資訊可知,糖尿病對任何人來說並非遙不可及,而是都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。

糖尿病是什麼?

胰島素的分泌和糖尿病的關係密切,胰島素分泌不正常便會有罹患糖尿病的風險。

我們吃進肚子裡的食物:

  • 蛋白質:雞蛋、牛奶、雞肉、牛肉、豬肉、羊肉、海鮮、乳製品
  • 碳水化合物:米飯、麵條、麵包、五穀雜糧、水果、蔬菜
  • 脂肪:植物油脂、動物油脂

 

這些食物需要被體內的賀爾蒙消化,胰島素用來消化碳水化物,碳水化合物變葡萄糖,使葡萄糖進入細胞,讓細胞有能量可以運作。

若胰島素分泌不足,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被利用,就會留在血液變糖水,血液會全身循環,這些糖水使身體各處發炎和病變。很多人以為,糖尿病是先天的,或是老了才會得,真的是這樣嗎?🤔先來認識糖尿病的種類。

延伸閱讀

瘦不下來?可能來自糖尿病前兆「胰島素阻抗」!

 

糖尿病的種類

糖尿病分四種類型,看表格更清楚:

名稱  好發族群  病患占比 患病主因
第一型糖尿病  年輕人 約占5%~10%  先天、遺傳
第二型糖尿病  中年人 約占90%~95% 有家族歷史、肥胖、飲食習慣欠佳或缺乏運動 
妊娠性糖尿病  懷孕者 通常產後會恢復正常,但之後患上糖尿病機會較大。
繼發性糖尿病  有特殊疾病者  因疾病誘發糖尿病

 

有發現嗎?「第二型糖尿病」竟然佔了糖尿病患90%以上,真的很可怕😱從現在起觀念要改變,生活習慣不好造成肥胖是引發第二型糖尿病主因。超過75%的人都一開始是健康的,而慢性病不是一朝一夕就會得,大多數是在不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,且一直重複著「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」所產生。

生活習慣不好造成肥胖是引發第二型糖尿病主因

 

本篇就是要大家多認識第二型糖尿病的嚴重性,因為有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。

第二型糖尿病都是悄悄上身

第一型糖尿病無法分泌胰島素,而且是先天的疾病;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相反,能夠分泌胰島素,大多是後天造成。第二型糖尿病是無聲殺手,大多數的人都是無感進入糖尿病階段,身體長期處在高血糖狀態,這些「糖水」流往全身器官,讓血管密集的地方產生病變機率變高,也提高各種併發症的風險,例如,眼睛分佈著非常多和細微的血管,因此30%的患者會有視網膜病變而導致失明,根據調查,糖尿病患者最害怕眼睛受損,因為會直接影響到生活品質(試想一下,眼睛瞎掉卻要繼續生活是什麼感覺?任何人都不想遇到吧!)

 

延伸閱讀
糖尿病患為新冠肺炎高風險群?血糖管控5撇步

 

另外,糖尿病患者伴隨心臟疾病比例也高達50%,經統計病患多半死於心臟疾病。得了糖尿病併發症超多,幾乎全身都有可能生病,看下圖就知道多嚴重:

糖尿病併發症

圖片來源

 

延伸閱讀

小便泡泡散不去  「蛋白尿」當心腎臟出問題!

 

90%以上的病患都是第二型糖尿病且小孩也難倖免

第二型糖尿病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,但近年發現連兒童也會得!亂吃、不動,是進入第二型糖尿病的門票。過去,大家都認為小孩大多是第一型糖尿病,但現在的多油高糖飲食習慣,且小孩子時常坐著看電視、看手機、讀書考試、少活動的生活型態,使體重過重的小胖子變多,第二型糖尿病向下延伸到國小的孩子。根據國內研究,第二型糖尿病是第一型發生率的6倍😯。

 

延伸閱讀
30天戒糖運動! 就從手搖飲料開始

陪孩子玩也能健身!?6大親子運動讓孩子更愛你

90%以上的病患都是第二型糖尿病且小孩也難倖免

 

第二型糖尿病高危險族群

以下因素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罹患風險,大家一起來檢視,看看有沒有對號入座:

  1. 年齡增長
    尤其是45歲以上的中年人,罹患的機率會增加。可能因為年紀大和活動量減少,肌肉逐年退化變少、脂肪增加,肥胖比例高。另外,原本就有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的人,身體長期勞損,當然也會增加生病機會。

  2. 家族糖尿病史
    如果家族有人得過糖尿病(父母、兄弟姊妹罹患糖尿病),你得到的糖尿病的機會也會增加。

  3. 妊娠期糖尿病史
    女性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,產後恢復正常,日後還是有機會得糖尿病,其孩子也有罹患此病較高機會。

  4. 種族
    經統計美國黑人、拉丁美洲人、美洲原住民、亞裔美國人、太平洋島民的族群罹患機會較高。

  5. 缺乏運動
    運動可以幫助穩定血糖,促進細胞利用葡萄糖。若一周運動不到三次,又缺乏活動量,都會大大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。

  6. 體重過重
    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24。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、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,有肥胖的狀況,會增加罹患此病風險。

  7. 血糖不正常
    數值高於正常值,或曾有空腹血糖異常、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。

  8. 血壓高
    大於140/90 毫米汞柱(mmHg)。

  9. 膽固醇值不正常
    好的膽固醇值(高密度膽固醇 HDL)低於35,三酸甘油脂(Triglyceride)高於250。

 

小編覺得家族病史、種族這種因素很難控制。但是其它原因,像是缺乏運動、體重過重加上肥胖,這是因為生活飲食習慣來的,就應該要避免發生。


延伸閱讀
吃低GI食物就不會胖? 真相是…

減肥藥輕鬆瘦? 小心復胖更快

 

糖尿病可以被治好嗎?

很多人問:「得了糖尿病可以痊癒嗎?」答案是:「很抱歉,不行。」

若被診斷出已經有糖尿病,通常為時已晚。因為從健康到被確認有糖尿病,都是經過好幾年胰島素處在漸漸失去正常功能狀態,發現身體不舒服的時候,胰臟功能已經剩不到一半。糖尿病患者治療方法最重要就是「控制血糖」,第一型要嚴格控制飲食、打胰島素;第二型要體重控制、吃藥。而且是終生必須嚴格執行做的事情。

糖尿病可以被治好嗎?答案是:「很抱歉,不行。」

 

糖尿病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或不舒服感覺,自己的警覺性得高一點,若有以下狀況,就要去院檢查。

 

早期糖尿病癥狀

  1. 體重下降
  2. 常常口渴
  3. 視力模糊
  4. 傷口難好
  5. 皮膚搔癢
  6. 經常小便
  7. 手腳刺痛、麻木、灼痛或腫脹感
  8. 感到飢餓
  9. 容易疲倦

 

另外,出現3多「喝的多、尿的多、吃的多」1少「體重不明原因往下降」,有可能已經進入嚴重的糖尿病了。


得糖尿病不可怕,可怕的是併發症。糖尿病不可逆,絕對要預防!預防重點就是立即開始用健康和科學的方法生活,一定要避免肥胖。

 

你有這種生活習慣嗎?小心第二型糖尿病找上你

  1. 愛吃精緻糖和澱粉:解決方法👉均衡飲食、定時定量
    少吃油炸(食物會吸收大量高溫烹飪的油脂,有變質的風險)、高糖(甜點、飲料)和精緻(白麵包、白麵條等)的食物,多攝取膳食纖維(深綠色蔬菜)、水果(太甜的不要吃太多)、高纖穀類(燕麥糙米等)之外,定時定量的好處是讓血糖不要波動太大。

    預防第二型糖尿病-均衡飲食、定時定量

    延伸閱讀
    戒糖好難?那就從減醣開始! 1日3餐菜單 請你跟我這樣吃
    減肥忌澱粉?快試試減脂新概念「碳循環飲食」!

  2. 有菸癮或時常過量喝酒:解決方法👉戒菸、限量飲酒
    抽菸沒有好處,壞處一堆。不只是增加糖尿病風險,若不小心得了新冠肺炎,導致肺部併發症也很嚴重。至於酒嘛~全世界的都知道飲酒過量不好,你還要喝過量小編也只能癱手💁

  3. 不喜歡也不常運動:解決方法👉規律的運動
    在World Gym部落格已經有寫過非常多關於運動好處的文章,大家都會背了吧!但是,如何持之以恆是最大挑戰。建議找一個你最想運動的原因,「它」就是你維持運動的能量。例如:我想要變瘦變好看交男/女朋友;我想要體力變更好,出國度假旅遊;我想要皮膚變光滑,運動可以增加肌膚代謝;我想要時常有愉快的情緒,運動會釋放多巴胺;我想減輕工作壓力更努力工作賺更多錢,運動可以紓壓…等等。

 

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,記得索取喔!
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New call-to-action

 

最後,有很多關於糖尿病的流言,小編要提醒:「聽醫師的話,不道聽塗說」,好好控制病情也能享受人生。

【相信偏方❌】

之前很流行喝芭樂葉茶,堪稱對身體很多健康療效,甚至能治糖尿病,沒這回事。乖乖聽醫生的話接受治療,從飲食和生活控制血糖才不會花大錢又危害身體。

【長期打胰島素,越打越病情嚴重❌】

有胰島素阻抗性,會讓胰臟不能休息而漸漸失去正常功能,打胰島素就是要讓胰臟休息,改善胰島素阻抗。

糖尿病是一種危害身體健康的嚴重慢性疾病,生病的是你,但辛苦的不只你,連身旁的人也累。你愛自己嗎?你愛家人嗎?真正的愛就是「照顧自己」。

 

延伸閱讀

10招擺脫內臟脂肪,改善健康狀況!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或是想要知道那些更多資訊呢?

歡迎留言給我們喔!

 

New call-to-action

歡迎訂閱我們的文章!

更多相關文章

柚子不能和這6種藥物一起吃!當心產生副作用
[健康食材, 飲食方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12 分鐘閱讀
腦神經疾病如何面對失能危機?及早「復健治療」是關鍵
[高齡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5 分鐘閱讀
這些「感光食物」吃太多,小心黑色素沉澱、肌膚蠟黃
[美容與時尚, 美麗生活] |4 分鐘閱讀
中秋雙十連假好無聊?8個活動建議讓你充實又充電
[生活與興趣, 美麗生活] |8 分鐘閱讀
腰痛下背痛按摩無效,可能是「下交叉症候群」|檢測方式及改善方法
[上班族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, 伸展運動] |7 分鐘閱讀
健康老化「這樣做」,讓年齡只是一個數字
[高齡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5 分鐘閱讀
狂洗頭不能改善頭皮出油,揪出原因再改善才有效!
[女性健康與運動, 男性健康與運動, 高齡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6 分鐘閱讀
骨盆矯正4動作 改「斜」歸正自己來
[女性健康與運動, 上班族健康與運動, 男性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9 分鐘閱讀
綠色精靈「空心菜」這樣煮,好口感又營養不流失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4 分鐘閱讀
養肝可以促進減重?5大食物維持肝臟健康
[上班族健康與運動, 健康飲食, 減肥飲食] |5 分鐘閱讀
如何避免跑步膝蓋痛?5種跑者常見傷害與預防方式
[運動健身, 有氧運動, 伸展運動] |11 分鐘閱讀
韓團T-ara朴芝妍翹臀腹肌怎麼練?5個超燃脂運動分享
[臀肌, 腹肌, 減肥運動] |31 分鐘閱讀
女生練胸肌可以讓胸部變大?!3個動作塑造理想胸型
[運動健身, 女性健康與運動, 胸肌] |8 分鐘閱讀
出現中暑症狀怎麼辦?緊急處理SOP救一命
[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12 分鐘閱讀
延遲性肌肉痠痛怎麼辦?物理治療師提供3種舒緩方式
[運動健身, 運動科學新知] |4 分鐘閱讀
暑假父母不用愁!親子友善的8個活動建議
[生活與興趣, 美麗生活] |8 分鐘閱讀
有機食品會比較健康嗎?食安專家破解迷思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4 分鐘閱讀
女孩們臀推練起來!避開3大錯誤養成蜜桃臀
[運動健身, 女性健康與運動, 臀肌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6 分鐘閱讀
居家運動「開合跳」,在家也能燃脂練心肺!
[運動健身, 有氧運動] |7 分鐘閱讀
不是吃很少就會瘦!想降體脂肪先甩掉這6個壞習慣
[健康飲食, 飲食方法, 減肥, 減肥飲食] |5 分鐘閱讀
酪梨可以炒肉、炒菜、當茶喝?9種酪梨吃法介紹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8 分鐘閱讀
腳踝沒扭傷但是會痛!自我檢查判斷方法
[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6 分鐘閱讀
假胯寬讓你變成五五身嗎?3招改善讓妳重塑修長美腿
[運動健身, 女性健康與運動] |7 分鐘閱讀
讓身心煥然一新!年中換季保養的8個活動建議
[美容與時尚, 生活與興趣, 美麗生活] |8 分鐘閱讀
銀杏治健忘?其實銀杏不適合這3種人吃
[飲食, 健康食材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7 分鐘閱讀
失智預防勝於治療,醫曝5招降低失智症風險
[高齡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6 分鐘閱讀
圓肩、脖子前傾怎麼辦?物理治療師:肌肉失衡3招改善
[運動科學新知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5 分鐘閱讀
脂肪肝目前仍無藥可醫?想逆轉疾病快採取6措施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8 分鐘閱讀
脖子痛就亂扭狂壓傷脊椎,找對原因舒緩才有效!
[運動健身, 伸展運動] |6 分鐘閱讀
隋棠的身材保持方法大公開!擁有完美長腿不是夢
[女性健康與運動, 美麗生活] |14 分鐘閱讀
午睡提升工作效率?專家: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
[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4 分鐘閱讀
二次確診怎麼辦?醫師揭6大居家照護重點
[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6 分鐘閱讀
按摩球怎麼選?教練傳授8招舒緩全身痠痛
[運動健身, 上班族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9 分鐘閱讀
缺鐵不只會頭暈,9個你想不到的「缺鐵症狀」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6 分鐘閱讀
5大功能性訓練幫助運動表現、提升生活品質
[運動健身, 運動科學新知] |7 分鐘閱讀
膝蓋會痛是因為女生易有「髕骨外翻」,訓練股內側肌從根源改善
[運動健身, 運動科學新知, 大腿肌] |8 分鐘閱讀
老是小腿抽筋怎麼辦?醫:睡前放鬆幫助改善
[運動健身, 伸展運動] |4 分鐘閱讀
缺鎂眼皮跳不停?快補充3種食物+4招按摩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7 分鐘閱讀
子宮肌瘤需要治療嗎?醫師:看症狀
[女性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5 分鐘閱讀
更年期症狀讓妳變得不快樂難相處嗎?調整飲食與運動是公認最佳良藥
[女性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6 分鐘閱讀
減肥外食吃什麼?健康三餐選擇小撇步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4 分鐘閱讀
白飯的熱量高吃了會胖?錯!改變進食順序也能瘦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7 分鐘閱讀
便秘吃什麼?研究顯示:綠色奇異果比瀉藥更有用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6 分鐘閱讀
膝蓋扭傷多久會好?如何處理和預防?
[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4 分鐘閱讀
海蜇皮營養價值高!補充膠原蛋白、瘦身減肥好食材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6 分鐘閱讀
超過血壓正常值怎麼辦?如何解讀血壓數字
[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4 分鐘閱讀
放鬆腿部肌肉的救星 滾筒按摩擺脫壯壯腿和痠痛
[運動健身, 居家健身, 伸展運動] |8 分鐘閱讀
乳癌術後「淋巴水腫」?想按摩請注意3大地雷
[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6 分鐘閱讀
改善「上交叉症候群」不容易,物理治療、伸展、肌肉訓練樣樣不可少!
[運動健身, 上班族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7 分鐘閱讀
先搞懂「耳鳴原因」 再用6方法改善
[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5 分鐘閱讀
春雨不掃興,好玩又省荷包的 8 個雨天備案
[生活與興趣, 美麗生活] |9 分鐘閱讀
超級食物「奇亞籽」 功效與吃法一次看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17 分鐘閱讀
記不住別人長相好尷尬?「臉盲症」6大改善措施
[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4 分鐘閱讀
啞鈴訓練出完美上半身 這6招超有效
[運動健身, 啞鈴, 健身器材, 無氧運動] |7 分鐘閱讀
咳嗽吃什麼?醫生提供12種天然止咳方法
[健康食材, 美麗生活] |5 分鐘閱讀
抗老瘦身從梅子開始 10大功效讓你享吃又享「瘦」!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, 健康吃素] |8 分鐘閱讀
放鬆胸小肌好處多,改善駝背圓肩、修飾胸型與呼吸不順
[運動健身, 上班族健康與運動, 伸展運動] |6 分鐘閱讀
是肥胖還是男性女乳症?一招自我檢測
[男性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6 分鐘閱讀
肩膀痛到睡不著,當心「旋轉肌袖症候群」
[高齡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4 分鐘閱讀
補充「維他命E」抗氧化、預防慢性病!7種食物介紹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5 分鐘閱讀
體脂肪越低越好嗎?健康體脂率建議
[減肥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, 減肥飲食] |10 分鐘閱讀
Tabata動作教學+15分鐘超燃脂訓練菜單
[運動健身] |6 分鐘閱讀
運動幫助「抗老化」,肌力訓練不可少
[運動健身, 高齡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, 無氧運動] |4 分鐘閱讀
【夏天減重攻略】三個月快速瘦!減肥18公斤怎麼做到的?
[減肥運動, 減肥, 減肥飲食] |19 分鐘閱讀
鉀離子食物抗水腫,飯後必吃這20種高鉀水果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6 分鐘閱讀
一根玉米的熱量將近一碗飯!想減肥請選這種來吃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6 分鐘閱讀
超級食物「羽衣甘藍」促進消化改善健康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, 健康吃素] |7 分鐘閱讀
腿推機很簡單,練錯的人卻很多!常見錯誤與正確訓練方法
[運動健身, 臀肌, 大腿肌, 固定式器材, 健身器材, 無氧運動] |10 分鐘閱讀
掌握「超回復」機制 提高增肌減脂效率
[運動健身, 無氧運動] |9 分鐘閱讀
經痛怎麼舒緩?這6種食物先不要吃!
[女性健康與運動, 健康飲食, 飲食方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9 分鐘閱讀
筋膜放鬆懶人包,13個動作從頭到腳都放鬆
[運動健身, 運動科學新知, 臀肌, 背肌, 小腿肌, 大腿肌, 腹肌, 手臂肌肉] |13 分鐘閱讀
早餐吃麥片瘦身又健康?小心越吃越胖!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, 減肥] |7 分鐘閱讀
愛吃生魚片又怕寄生蟲?專家教你4招安心吃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] |5 分鐘閱讀
強化肌肉訓練!用ViPR搶救圓肩和鬆垮屁股
[運動健身, Jacko 教官, 背肌, 上班族健康與運動, 健身器材] |8 分鐘閱讀
年菜吃下肚熱量破千卡!7道年菜熱量比一比
[健康飲食, 飲食方法] |10 分鐘閱讀
鼻子總是過敏嗎?四方法擺脫惡性循環
[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5 分鐘閱讀
健力比賽如何準備?選手備賽經驗分享
[運動健身, 無氧運動] |4 分鐘閱讀
肥胖本身就是慢性病!改善體態刻不容緩
[女性健康與運動, 男性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6 分鐘閱讀
冬天「猝死」風險高,劇烈溫差是元兇!
[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6 分鐘閱讀
營養師曝確診飲食禁忌,6大類食物應避免吃遠離長新冠
[健康飲食, 健康食材, 飲食方法, 防疫專區] |7 分鐘閱讀
大掃除.打麻將 是過年肌肉痠痛禍源! 想預防?4招有解!
[女性健康與運動, 男性健康與運動, 高齡健康與運動, 依族群找健康資訊] |7 分鐘閱讀
「股四頭肌」原來這麼重要!精選訓練方法+伸展全攻略
[大腿肌, 伸展運動, 無氧運動] |10 分鐘閱讀
冬天減肥效果最好 天冷運動9大好處   別偷懶找藉口!
[運動健身, 運動科學新知] |7 分鐘閱讀
CP值超高的跳繩減肥法,再忙也能燃脂瘦小腹
[運動健身, 有氧運動] |8 分鐘閱讀

Visit the HubSpot Blogs